阴影
阴影 阴影
B15版:独家连载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30 适度惩罚(2)
洛阳网广告
19 “重大事故”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1 年 3 月 7 日 星期    【打印】  
30 适度惩罚(2)
○作者 钟琴
  惩罚尺度准确的标志之二是唤起学生的自省——促使学生内心愧疚不安而使他们急于寻求改变。

  我的大学同学老钱发生过一件趣事。老钱是个“夫子”式的语文老师,做学问很好,脾气也好,学生不怕他。

  一次上语文课,钱老师检查前一天的作业——背诵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部分。结果被叫起来的学生多半背不完整,或者错误百出。多数学生非但没有愧疚之意,反而嘻嘻哈哈,互相拿对方的错误取乐。

  钱老师没发脾气,仍拿起粉笔,转过身去,开始在黑板上慢条斯理地写起来。

  过了好一阵子,学生突然发现不对劲儿——语文老师不是像平常那样板书:他不再讲课了,而是自顾自地在黑板上默写起《琵琶行》,写满了黑板,擦掉,再重写……直到下课铃声响起来,老师一句话也没说,拿起教案出门,留下黑板上整齐优美的粉笔行楷……

  其实,当发现老师的行为不同寻常时,学生便都悄无声息了,眼睛只是随着老师的粉笔在移动。这回他们也算是进入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第二天早自习,学生一改只背英语的习惯,都在念念有词:“……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上语文课前,还有学生忍住不上厕所,抓紧时间继续强化记忆……

  惩罚尺度准确的标志之三是惩罚目标的积极实现——让受罚者醒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激起其改正的欲望,其他人则能从中警醒,受到积极教育。

  高三刚毕业的学生阳齐给我讲了班主任景老师惩罚他,使他从此不再迟到的故事:

  在那个班,学生迟到现象很严重。景老师到来的第一天,一大早就站在门边,目送迟到的学生就座,就是不说话。同学们偷偷看着老师不动声色的表情,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接连三天都是这样,一些迟到的同学心里开始发毛,迟到现象从此减少。但个别学生仍心存侥幸,以为老师的“能量”仅此而已,还是敢厚着脸皮间或迟到,顶多在经过老师身边时眼一闭、头一低,侧身蹭过去。阳齐就是其中之一。

  几天后,学校组织学生到滨海路边的燕窝岭春游。去的时候,老师一再嘱咐大家要守时,要注意安全,返回的时候绝对不能迟到,否则车不等人。

  “车不等人?”大家觉得老师是在吓唬人。谁都知道,为了学生的安全,学校下了多大的决心,事先采取了多少措施,准备了多少预案,才敢搞这么一次活动啊!把学生扔下不管,那可能吗?

  真到了汽车返校时间,班长清点人数,发现少了两个男生——阳齐和他的同桌。他们还在沙滩上玩沙雕,没赶回来。此时,同学们的眼睛都投向班主任,看他是否会兑现惩罚的警告。

  景老师看了一下腕表,接着跳下车,到邻车上和教导主任悄悄说了几句话,主任便来到这辆车上“押车”。景老师又嘱咐司机把车上的孩子安全送到学校。随后,车开动了,景老师留在了路边。

  几分钟后,两个男生从坡下钻了出来。看着空空的道路,他们傻眼了——车真的走了,班主任动真格了!

  看到路边的班主任时,他们更惊讶了,愣愣地站在那里,不知该如何是好。景老师二话不说,抬腿就走。两个“迟到惯犯”想上前搭讪或解释几句,老师沉着脸就是不理,只管走路,且越走越快。阳齐和同桌就在后面步步紧跟,一路上什么话也不敢说。景老师虽年近六旬,但坚持锻炼,走起路来健步如飞,两个学生却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走了十几里地,到了傅家庄车站。景老师停下来,压低声音,严厉地警告后面垂头丧气的两个学生:“赶紧上车回家!到家给我打电话。记着,周一上学再迟到,我陪你们到操场上走,路程是这次的两倍……”

  (全文完,本系列连载内容有删节)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