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9版:洛阳·城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伸出您的手,救救娇娇,救救这家人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1 年 3 月 7 日 星期    【打印】  
配型成功,娇娇的移植手术势在必行;救女心切,丁建中夫妇卖光
全家人的口粮,洛阳、贵阳两地媒体同声呼吁——
伸出您的手,救救娇娇,救救这家人
□记者 邓德洪/文 记者 高山岳/图
  丁建中夫妇卖光了全家人一年的口粮。
  提及娇娇的手术费,亲戚们都哭了。
  娇娇养父母家的生活条件非常差。
  伴随着“救命血”血样配型成功,娇娇的移植手术已经势在必行。然而,至少5万元的资金缺口让一心救女儿的丁建中夫妇犯了难,情急之下,他们毅然卖光了全家人一年的口粮!

  1 生父表诚:她哥若不同意,我会劝服

  且说丁建中独自留在医院,于3月3日下午等到了配型结果——娇娇17岁的大哥田永辉的血样和娇娇“全相合”,是为娇娇捐献“救命血”的最佳人选。他当即发短信告知了娇娇在贵州的生父田亮。

  田亮或许深思熟虑了一夜,直到4日上午才回复短信,一连好几条:“哥嫂(丁建中年纪略长)放心,弟难道会不救自己的亲骨肉吗?弟会配合你们的。”“我大儿子(田永辉)这个时候正在攻书,去你们河南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回到学校正常上课?如果时间长,我就让他休学半年。”“真是有缘万里来相会,你我虽然不是亲骨肉,现在也是一家人了,就是她哥(田永辉)不同意,我也会劝服他的。”

  田亮在短信中表现出的诚意,让丁建中吃下了“定心丸”。4日下午,他急匆匆地登上客车赶回老家,目的只有一个——筹钱!娇娇的移植手术还面临至少5万元的资金缺口,田家人实在太穷了,根本不能指望他们拿钱,搞不好,他还得承担田永辉从贵州来洛阳的路费和生活费呢!

  “娇娇的移植手术必须做,只要田家人愿意配合,哪怕让我背上一身债也无所谓……”坐在飞驰的客车上,望着窗外越来越熟悉的乡村景色,丁建中在心里反复盘算:“上次回家借钱已经是10多天前的事了,亲友们差不多都借遍了,还能想什么办法呢?”

  丁建中好生为难。自打养女娇娇生病以来,他很长时间没顾上洗澡,刚刚40岁出头,头上已生出了好些白发……

  2 夫妻夜计:明天把7袋口粮粜了吧

  丁建中的老家在宜阳县白杨镇陡沟村。2日下午,娇娇的第二个化疗疗程结束,先办了出院手续,由养母李香兰带回老家休养,计划一周后(9日上午)再来住院化疗。

  牵挂着娇娇的病情,记者5日上午驱车赶赴陡沟村,一到丁建中家,大吃一惊:丁家来了好些乡亲,在帮丁建中往一辆农用三轮车上搬粮食,总共15袋小麦、玉米,这是丁建中一家上下六口人一年的口粮——为了给娇娇筹钱治病,丁家要把这些口粮全部卖掉!

  这是丁家第二次卖粮了。就在3日上午,带着娇娇先回到家里的李香兰,找来亲戚帮忙把家里的1500多公斤存粮卖了出去。丁建中的大哥丁建东这些年和他们分家过日子,娇娇生病后已经借给他们不少钱,当天,丁建东又把自家的1000多公斤存粮借了出来。这些粮食加起来总共卖了5100多元钱,都留给了李香兰。

  这5100多元钱,还远远解决不了5万元的资金缺口。4日晚上,丁建中赶回家中,环顾四壁,没找着什么值钱的家什可以变卖,思量了半晌,他问妻子李香兰:“娃她妈,咱家的存粮都粜(tiào,卖)了吗?”

  “都粜了,只留了7袋口粮,够咱吃一年。”李香兰回答。

  “要不,咱明天把这7袋口粮也粜了吧,多少能凑点钱。眼下在村里借钱,比借粮难多了。娃在市里治病,咱也不老在家里吃饭,先把口粮给粜了,将来咱真缺粮食吃了,再管亲戚们借。”

  “也中,要不咋弄钱?”

  …… ……

  3 长者仁心:把俺们的8袋口粮也粜了

  两口子连夜合计完了,到5日一大早,找来大哥丁建东,用他的农用三轮车帮忙运粮。

  不料一开始搬粮,就惊动了丁建中年迈的父母。两位老人都已年过七旬,平常随丁建中夫妇一起住,对不是亲生孙女的娇娇疼爱有加。看到丁建中夫妇要卖口粮给娇娇筹钱治病,老两口当即提出,把自己攒下的8袋口粮也一起卖了。丁建中夫妇哪肯答应?!二老体弱多病,他们名下的耕地平常全靠丁建中、丁建东两兄弟帮忙收种,每年的收成只够他们吃饭看病的基本开销,怎么能动二老的口粮!

  “娃子老可怜,不能不救娃子的命哪!”眼看丁建中夫妇不肯答应,72岁的老母亲王翠苗顿时急哭了,“不管咋着,俺们老两口也得给娃子治病,这是俺们老人的心意,要不咋过意得去……”

  老人家哭得老泪纵横,当场把全家人都惹哭了。作为兄长的丁建东含着泪,对丁建中夫妇撂出一句话:“听咱爹娘的,把老人的8袋口粮也一起粜了吧,往后咱爹娘吃粮由我管!”

  4 悲壮粜粮:15袋粮食,卖了1682.7元

  就这样,不大会儿工夫,丁建中一家上下六口人的15袋口粮,全被搬上了农用三轮车——不少乡亲闻讯赶来,默默地走上前,搭手帮忙搬粮。搬粮过程中,没有一个人不掉眼泪,人人脸上都含着一种说不出的悲壮。

  将近中午,在往3公里外的南留村粮食收购点送粮的路上,陡沟村村委会副主任、党支部委员丁苏跃告诉记者,陡沟村处于丘陵地区,全村2900多亩耕地基本上全是旱地,村里的老少爷们儿都靠天吃饭,所以家家户户再怎么困难,都会给自己留足一年的口粮,“建中家也是没办法了,遇到这么大的坎儿,被逼到了卖口粮这一步”。

  丁苏跃还讲述了一个让人心酸的细节:丁建中的老父亲丁福贵今年71岁,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病,耳朵也不好使,常年得输液吃药,手上根本攒不住钱。娇娇生病后,老爷子每天晃着身子在村边捡垃圾,攒几天就卖一回,每回能卖10元钱左右。老伴王翠苗怕他晕倒在外头,不让他出门捡垃圾,可他非去不可,说:“娃子治病早晚都需要钱,俺能帮衬个十块八块的,也中。”到现在,老爷子靠捡垃圾已经攒下了50多元钱……

  丁苏跃还说,娇娇虽然是从贵州抱养的,但丁建中一家从没亏待过孩子,在娇娇生病后,从没说过一句放弃不治的话。乡亲们虽然能力有限,但也都在尽心尽力地帮这一家人。过两天,村里会号召全村党员干部为娇娇捐款,为这家人解决些实际困难。

  说话间,我们到了粮食收购点。丁建中和帮忙的乡亲们跳下车,卸粮、过磅,一算账,15袋粮食总共卖了1682.7元钱。丁建中顾不得擦去额头的汗珠,把这些钱仔细折好,放进贴身的口袋里。

  5 两地联动:伸出您的援手,救救娇娇!

  卖完了口粮,丁建中还要忙着回去继续筹钱。我们无意追问他此时的心情,将一个信封塞给他,与他作别——信封里装了1000元现金,是本报一名女编辑特意委托记者送给娇娇治病的。那名女编辑刚当上妈妈不久,自从亲手编辑过一篇关于娇娇的报道后,她对娇娇的心疼就开始了,默默地掉了很多回眼泪……

  这个横跨豫黔、用情与血书写的人间传奇,已然拉开大幕:丁建中会尽快把田永辉从贵州接到洛阳,配合娇娇完成移植手术——当然,前提是丁建中尽快凑齐手术费。

  这个“现在进行时”的人间传奇,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媒体和公众关注:在贵州省覆盖面最广、发行量最大的强势媒体——《贵州都市报》先前一直和本报保持联动,该报昨天刊发的跟踪报道中,公布了“爱心热线”,热切呼吁读者资助娇娇完成移植手术;贵州卫视《人生》栏目组也主动联系本报,希望加入报道,唤起观众的爱心,帮助“这个从贵州到洛阳的孩子”重获新生。此外,央视7套《生活567》栏目组也来电表示,将全程关注此事……

  在此,本报也向洛阳的父老乡亲发出呼吁:伸出您的援手,救救娇娇,救救这家人!爱心热线:66778866、13592064652。让我们携起手来,拯救生命,书写传奇!

  (文中直接当事人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