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姿态端正完完整整地看完《洛杉矶之战》这部电影,是件不容易的事儿,那需要足够的体力和耐力。实际上,坐在我身旁的一男一女,进场15分钟左右就有点儿坐不住了。女的嘀咕:“看得头晕,要不咱走吧?”
110分钟的电影,他们“坚持”看到第78分钟,终于没能继续坚持,离场走人。我有与他们一样的冲动。
去年的《盗梦空间》让影迷对好莱坞科幻电影重拾信心,也让制片方看到了闪闪黄金。大家都期望在《洛杉矶之战》中重温辉煌旧梦,可惜这一次形势不妙。
《洛杉矶之战》采用纪录片拍摄手法,很多镜头都用手持摄影机拍摄,画面抖动明显,让观众头昏脑胀、惶惶不安。到奥斯卡新都汇影城看电影的一些观众甚至“恶毒”地调侃:想体验晕车、晕船的感觉,欢迎观看《洛杉矶之战》!请自备塑料袋,以防呕吐。
抛却表现形式,就题材而言,影片中人类对抗外星人的故事架构并不新鲜。外星人的形象无新意、不讨人喜欢;人类的角色设定偏概念化,面孔模糊,对核心主角的塑造不够鲜明立体,缺乏震撼人心的灵魂人物。
一切艺术形式,终是以触动人心的思维或情感为指向的。没有大牌明星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激发人共鸣的内核。
这么说对《洛杉矶之战》似乎不太公平。它确实是有思想的。外星人到地球上掠夺资源,激发了一系列不可预测的灾难,这难免使人联想到现实世界的慌乱:日本大地震、核辐射、多国联军炮轰利比亚……天灾人祸不断,生命无常。每个人都在忧患,为自己,为家园,为地球。《洛杉矶之战》的科幻写实映射现实,引人反思,这一点值得肯定。
只是再好的思想也需要包装,要么犀利,要么华丽。在这个速食功利的时代,温吞水一般的东西,大概没有几个观众有兴趣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