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朝阳烈士陵园,少先队员在烈士墓前敬献鲜花。 记者 赵朝军 摄 |
| 一束鲜花寄哀思。记者 张晓理 摄 |
|
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将食物供奉在逝去亲人的墓前,焚烧纸钱,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叩头行礼祭拜。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祭祀的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日前,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市住建委、市公用事业局、市工商局、市卫生局、市林业局联合向全市人民发出“文明祭扫 平安清明”的倡议,倡导健康、文明、环保、平安的祭奠形式。
那么,今年清明节,人们会以何种方式祭奠已故的亲人?几天来,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1 鲜花与纸钱并存
4日上午,记者探访了邙山上的洛阳烈士陵园。
烈士陵园里一片肃穆,不少墓碑前摆放着鲜花。
4月1日、2日,市景华实验小学的师生们分批在烈士陵园开展了扫墓活动。穿着统一校服、戴着红领巾的数百名少先队员,向烈士纪念碑敬礼、敬献花圈和鲜花,并默哀表达对烈士的缅怀之情。
昨日,记者在烈士陵园看到,在烈士陵园的骨灰堂,前来祭奠亲人的市民们轻轻地把骨灰盒捧出来放在专设场地,在骨灰盒前摆上供品,然后烧香、烧纸钱,磕头祭拜……
采访中,记者发现,烈士陵园里贴有“提倡文明祭祀,禁放鞭炮、禁烧纸扎”的标语。
据烈士陵园有关负责人介绍,各单位或个人为烈士扫墓方式都比较文明,一般是敬献花圈和鲜花。一些市民在祭奠已故亲人时,还是焚烧纸钱,燃放鞭炮。他说,该园为市民提供了祭奠的专用场地,可烧香和烧纸钱,但禁放鞭炮、禁烧纸扎。该负责人说,近几年,敬献鲜花祭奠亲人的市民越来越多,但是,真正改变旧的祭奠方式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只要大家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用文明祭祀的实际行动破除迷信,移风易俗,保护环境,倡导新风的目标就会早日实现。
2 菊撒黄河祭母亲
2日上午9时,张淑娟与其丈夫驱车来到孟津县会盟镇黄河公路大桥西侧的黄河南岸边,将新鲜的菊花花瓣一捧一捧地撒进黄河。
“妈,我们来看您了!”张淑娟面向黄河含泪喊道。张淑娟说,他们遵从母亲的遗愿,祭祀从简,不放鞭炮,也不烧纸钱,用抛撒菊花花瓣来表达对母亲无尽的思念。
张淑娟的母亲叫何凤枝,是洛龙区关林镇大东村村民。今年2月20日,何凤枝3周年祭日这一天,就在孟津县会盟镇黄河公路大桥西侧的黄河南岸边,何凤枝老人的亲属遵其遗嘱,将她的骨灰撒入了黄河。何凤枝老人于2008年2月20日病故,享年83岁。老人临终前立下遗嘱,对后事如何操办进行了安排:一定不能土葬,遗体要按国家规定火化;骨灰不要保留,全部撒入黄河,绝不占一分一厘土地,绝不给家人和社会添麻烦;谁不照办,就是不孝! (见本报2月21日相关报道)
张淑娟说,以后每年清明节,他们都要到黄河边祭拜母亲……
3 网上祭奠寄哀思
清明节前,洛阳网上出现了一个《清明网上祭奠——寄往天堂的爱永远在线》的页面,不少网友在上面向逝去的亲人或是朋友表达哀思,为逝者“献花”、“敬酒”或是“点烛”。
页面上,一条条祭奠留言、一篇篇祭文令人动容。从2008年3月25日的第一条祭奠留言算起,如今,页面上已经有2605条(篇)祭奠留言(祭文)。
在洛阳网论坛,一个《清明节来临,你将以何种方式祭奠已故的亲人?》的帖子引起网友热议。
有的网友表示:“摆上供品,烧上冥币。”
网友“观察员”说:“网上祭奠,哀思不变。从2008年至今,一直这样做。”
记者采访了网友“观察员”——家住涧西区的杜遂卿。他说,2008年,网友们在论坛上发起了一场关于文明祭祀的讨论,有的认为“网络是虚拟的,没有现实感”,他则认为“‘网上灵堂’有鲜花、有祭酒、有哀乐、有氛围,网上祭奠是一种文明祭奠方式的体现。”
杜遂卿表示,他的做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4年来,他每年都在网上祭奠自己去世的父亲和岳父。“尽管祭奠方式变了,但对亲人的思念丝毫未减。”杜遂卿说。
4 重要的是心意
我市民俗博物馆馆长王支援说,清明节有两层含义,其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传统上一般会燃放鞭炮、摆供果、磕头等;其二,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是人们外出踏青的好时候。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新的民俗正在形成,比如网上祭祀、植树祭祀等。去陵园祭拜先人,越来越多的人由以往的放鞭炮、烧纸钱改为献上一束鲜花来寄托哀思。
由此可见,习俗并不是不可变更的,但是,无论习俗如何发展演变,它的核心内容并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清明时节追思逝者。至于采取什么方式,并不是最重要的。
对于网上祭祀等方式,王支援认为,这种方式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追忆与祭奠,可以部分实现实际祭扫的意义,只要带着真挚的情感,这种方式是可行的、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