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清明节期间,李宝元的同学们前往承德市承德县下板城镇乌龙矶村看望李维贺(右二)和邓桂云(左三),并与老两口合影留念。 |
| 15年来的部分汇款单和信件。 |
|
15张汇款单、100多封家书,河北农大数名毕业生15年来坚持抚慰和资助已故同学父母,打动了万千网友的心,被称为“春天里最暖人心的故事”,引发了网民对“时代德育”的热烈讨论。
“河北农大毕业生15年资助病逝同学父母”已成为百度搜索热词,目前相关链接有近4000条。近日,新华社记者走近了故事里的那群人。
1 “春天里最暖人心的故事”打动万千网友
15年前,河北农业大学园艺系学生李宝元因病去世。只因一句“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的承诺,李宝元的同学们抚慰和资助其父母至今。
这一事迹打动了万千网友,被称为“春天里最暖人心的故事”,很多网民说自己是“一字一句眼含热泪”读完故事的。
铁血社区网友“夏绵绵”说:“看完哭得稀里哗啦,太感人了!人间自有真情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北京网友说,这是“时代德育清音”,这样一群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为一句承诺坚持15年,实在可贵。
新浪浙江网友为此写了一首短诗:“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它使贫病交迫的人分外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的泉水,它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新浪网友“澄澄”说,人情淡薄、子女不孝、诚信不存、冷漠自私的报道充斥网络,难免使人沮丧、寒心和无奈。河北农大学子15年来的坚持,让人们再次看到了真情的可贵。
网易网友“笑傲苍穹”说,“春天里最暖人心的故事”引起强烈共鸣,证明真善美的东西是永恒的,是需要被提倡的,“总有一个故事让我们泪流满面”。
2 一句承诺:“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
2011年3月25日,66岁的李维贺从承德赶到保定,见到了15年来抚慰和资助他的“儿子和闺女”们。
记忆的匣子打开,时间回到15年前。已经失去大儿子的李维贺夫妇,又失去了小儿子李宝元:李宝元因患扩张性心肌病撒手人寰,四口之家只剩下两位白发老人。李宝元的母亲想不通,吞下大把安眠药,昏迷7天后才醒过来。
毕业前的一个晚上,李宝元班上的26名同学聚在一起。“像平常一样,大家自然地说起了宝元,牛树启说了一句‘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然后把‘承德市承德县下板城镇乌龙矶村李维贺,067400’一行字写在了黑板上。”时任团支书的时翠平说,当时同学们没有一个人说话,都默默地把地址抄在本子上。
牛树启对记者说,当时那么说那么做很自然,大学四年里最让大家感到难过的事就是李宝元的离去。看到宝元的父母伤心欲绝,想到老人家以后将无依无靠,他就觉得要替李宝元照顾其父母。
3 15年践行:15张汇款单、100多封家书
“为了给宝元兄弟俩治病,原本贫困的家庭又欠下了7万元的巨额债务。可是,俩儿子都没了,当时真是不想活了。”李维贺说。
“宝元虽然去了,但我们仍在……二老以后的生活费由我们承担。我们马上就要毕业了,宝元没完成的事情由我们来替他完成……二老只有好好活着,才对得起宝元和大家。”绝望之时,李维贺老两口收到了署名“园艺系果树9301班全体同学”的一封信。
没人想到,这种特殊的“家书”大家一写就是15年,至今已有100多封。李维贺说:“这些年来,他们就是我的亲儿子和亲闺女,是我们老两口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尽管毕业后的生活大多并不宽裕,但大家仍坚持给李维贺老两口寄钱。他们说:“当年那句话,就等于把一个约定铭刻在心里。这个约定没有期限,老人在世一天,我们就管一天!”
杨政武刚上班时月收入300元,他第一次给李维贺寄钱时就寄去了300元。后来,杨政武买房后需要还贷款,那几年没寄钱,可他一还清贷款又接着寄。
每到腊月,时翠平和牛树启夫妻二人都会给李维贺夫妇写信问候,平日里时不时会寄钱过去。
2007年,大家办了聚会,又凑了1000元钱给老人寄去……
李维贺说,起初每次收到来信,老伴都要“插上门痛痛快快大哭一场”。宝元的同学杜彦敏说,大家怕勾起老人的伤心事,总是在信中安慰他们保重身体,提醒他们及时去取汇款。
“信到心到,寄一分钱,写一句话,都让我们觉得不再孤苦无依。”李维贺说,没有同学们的安慰鼓励,他们都不知道怎么活下去。
4 泪洒相见时:“你们是我们的亲儿子、亲闺女”
为了还债,李维贺卖掉了新盖的房子,艰难地打理几亩果园,还四处打工。乡亲们不忍心看着李维贺丧子后还四处奔波,都说欠的债不用急着还。然而,李维贺却说:“为了儿子,为了儿子的同学们,我一定要尽早把债都还上。”
今年春节后,李维贺终于还清了7万元债务。今年清明节,杜彦敏、时翠平、杨政武、李景刚等代表全班同学,专程到承德县看望老人,并在李宝元墓前敬献鲜花。
“宝元啊,你的同学们来看你了,他们跟我亲生的一样,年年资助我,让我坚强活下去,你没完成的事他们都承担起来了,你在九泉之下可以安息了。”李维贺在儿子墓前泪流不止。
还清债务后,李维贺说自己还有一个心愿未了,就是去保定感谢15年来一直抚慰和资助他的孩子们。李维贺打工所在的企业老总听说这个故事后深受感动,决定资助老李了却这桩心愿。
今年3月25日,李维贺来到保定,见到了儿子当年的同学们。牛树启、杜彦敏、时翠平、李景刚、祁业凤等都是年近不惑的中年人。李维贺从兜里掏出一封信念了起来:“我的好孩子,你们都有父母和子女,却一直记挂着两个跟你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老人。宝元不能做到的,你们都替他做到了,你们就是我们的亲儿子和亲闺女!”闻言,在场的所有人无不动容。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葛晨虹说,农大学子15年的坚持,蕴含着人性中最美的爱心、责任与奉献,而所有“被高尚而感动的人们,将与高尚同行”。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王炳林说,市场经济大潮中,道德诚信因稀缺而显得弥足珍贵。农大学子的真情关爱,是对“金钱至上”论的有力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