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金龙 |
| 《丝路花雨》演出现场。 |
|
11日晚,经典舞剧《丝路花雨》(新版)在洛阳歌剧院上演。这是32年来《丝路花雨》首次“滋润”河洛大地。
《丝路花雨》是如何获得成功的?它成功的背后有哪些故事?
11日上午,《丝路花雨》的第一代演员、国家一级编导、甘肃省歌舞剧院院长陆金龙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创作故事 把土堆当舞台,反复演练
陆金龙是《丝路花雨》剧组最早的演员之一,曾全程参与该剧的排练。当年,陆金龙在剧中饰演反派人物“市令”。
陆金龙说,《丝路花雨》之所以感人,和当年艺术家们的创作精神分不开。
1977年冬,甘肃省歌舞剧院的一批老艺术家决定对敦煌文化进行挖掘。时任编导的刘少雄,助理编导安建、徐成华等《丝路花雨》的首批创作人员冒着严寒,前往莫高窟搜集资料。
当时,敦煌莫高窟有彩塑2000多尊、壁画4万多平方米,经卷资料也很多。从这么多资料中提取“文化”,工作量可想而知。
最终,创作人员从部分壁画和彩塑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造型作为“母版”。最经典的“反弹琵琶”造型,就出自第112窟。造型有了,但用人体来演绎壁画上的舞姿有很多困难,比如“反弹琵琶”造型,演员练了很长时间都没成功。那时,莫高窟外没有舞台,剧组的创作人员就在附近找了个凹凸不平的小土堆。大家围着土堆,哼着调子,用手掌打出节拍,演员们则根据节拍变换着身体的姿势。经反复演练,大家琢磨出一个道理:在正常情况下,人不可能摆出“反弹琵琶”的造型,因为违背了力学原理。
后经创作人员反复修改,“反弹琵琶”才以“既唯美又与壁画相近”的姿势出现在观众面前。
演出故事 演员的“露脐装”,曾引发争议
陆金龙说,《丝路花雨》成功的另一个原因是创作人员拥有敢想敢干的创新精神。
创作《丝路花雨》时,“文革”刚结束,当时最有意思的事儿就是关于“露脐装”的争论。为了将敦煌的韵味表现出来,剧中演员的服装是依据壁画人物的着装而设计的。壁画上的人物大多穿的是“露脐装”。
当时,社会风气还很保守,《丝路花雨》的演员穿“露脐装”会不会太“前卫”?观众能不能接受?创作人员也有争议。不过,大家最终决定忠于艺术,让演员穿“露脐装”。
1979年5月23日,《丝路花雨》在兰州首演。演出结束后,评论如潮水般涌来。有人认为,《丝路花雨》的主题和穿着不健康,崇洋媚外;也有人认为,剧中丑化了当时的中国,却把波斯描述得像天堂……但是,剧组顶着巨大的压力毅然把《丝路花雨》送往北京参加新中国成立30周年的汇演。最终,“露脐装”唤醒了当时人们对美的追求,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陆金龙说,这个例子说明不打破传统思想的禁锢,作品很难创新。正是靠着这种“冒险”的精神,《丝路花雨》才闯出新路,成为一部经典剧目。
成长故事 32年来,不断打磨,不断完善
针对眼下艺术界急功近利的做法,陆金龙感到很无奈。他说,艺术作品的成长有它的规律,就像种子一样,有充足的生长期才能开出最美的花、结出最甜的果。
《丝路花雨》推出时,并不是马上就“红”了,它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成长过程。
原来,《丝路花雨》推出后,虽然得到不少观众的好评,但批评声也不绝于耳。直到1979年12月,《丝路花雨》在香港演出后,其整体的艺术价值才算真正得到各方面的认可。
陆金龙说,从1977年开始筹备创作,到1979年12月,《丝路花雨》剧组用了近两年的时间打磨、完善作品。在32年的演出过程中,《丝路花雨》又多次被改编,以适应不同时期、不同观众的需求。由此可见,好的文艺作品在开发过程中,打造两三年是很正常的,像《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作品,都是经过漫长的时间,耗费大量的心血才完成的。
陆金龙说:“现在,很多地方为追求利益,用经济的发展速度去衡量文化的发展,这是不现实的,也是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一部好剧要耐得住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