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B08版:文化·聚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收藏:白丁多 赝品多 太浮躁
洛阳网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1 年 4 月 19 日 星期    【打印】  
收藏:白丁多 赝品多 太浮躁
专家提醒,收藏者要端正心态、了解文物常识,以防上当受骗
  绘图 李玉明
  □据 新华社

  “亏大了”、“被骗了几十年”……当被鉴宝专家告知自己手中几十年的藏品竟是赝品时,不少收藏爱好者边摇头边扼腕叹息。

  4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陶瓷艺术馆举行的“2011闽龙春季鉴宝、寻宝、赛宝大型系列交流会”上,中国文物学会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会长张宁等权威专家大声疾呼,当前中国收藏市场存在“白丁多”、“假货多”、“太浮躁”三大乱象,收藏者切记端正收藏心态、了解文物常识,以防上当受骗。

  近30件藏品仅6件“真货”

  交流会上,来自陶瓷、书画、杂项等领域的鉴宝专家对收藏爱好者的藏品进行现场鉴定、价值评估。

  北京藏友姚女士小心翼翼地打开藏品盒,本想让专家为珍藏多年的缩口双耳官窑“掌眼”,没想到鉴定结果令她大失所望。

  “这是件赝品,没收藏价值,顶多值200元。它底部虽有烧制的‘官’字,看似是官窑标志,但古代真官窑一般不带‘官’字,很多藏友太迷信瓷器背后的烧字儿,屡屡上当受骗。”张宁说,“另外,假官窑虽釉面很亮,但发的是‘贼光’,而真官窑因年代久远,其釉面只会发‘普光’。”

  来自太原的白先生几年前花数千元买下一件“明朝瓷器”,30多岁的他试探着问张宁:“这可是我家的宝贝,得值不少钱吧?”

  张宁看后回答:“顶多值300元。不过,只要你自己喜欢,就藏着玩玩。你这瓷器也就和你的年龄差不多大。”他提醒现场藏友,收藏需要理性,要有正常的收藏心态。

  第一次参加鉴宝的吴先生带来他珍藏多年的郑板桥画作——“竹石”。师从启功先生的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孔晨在鉴定后说:“您这是花多少钱买的?400元?”

  吴先生听后两眼发直,愣了半天才缓过神儿来:“这画可是我花七八千块买的啊!您看,这画还有不少虫子咬过的小孔呢!”

  孔晨当场把画卷起,结果显示所有的虫孔并不重合。“很多仿古假画的表面有很多小孔,看似系虫子咬痕、年代久远,实际上是造假者用针随意扎的,欺骗性很强。只有当画被卷起后,所有小孔吻合成为一个孔,虫孔才有可能为真。”孔晨说。

  在当天张宁鉴定的近30件藏品中,只有6件为真。而孔晨鉴定的10件藏品也鲜有“真货”。

  浮躁、扭曲的收藏心态致赝品大行其道

  面对众多上当的藏友,现场的鉴宝专家也不无痛心。张宁等专家认为,当前中国收藏市场有三大乱象:一是虽然收藏队伍不断壮大,但其中多数为“白丁”,而且不具备收藏条件、基本知识和眼力,甚至连自己藏品的名称都叫不出来。

  二是赝品泛滥。“文物不能再生,当代市场哪有这么多‘真货’让藏友把玩?假如有100个人都声称自己拥有一件文物,顶多有一个为真,其余99个全是假的。”专家说。

  三是不少藏友浮躁、扭曲的收藏心态给文物造假者提供了机会和市场,致使赝品大行其道。很多人抱着投机和侥幸的心理搞收藏——所谓投机,就是低价买进,爆炒后高价出手;所谓侥幸,即买100件文物,宁可99件为假也不怕,只要有一件为真就行。即使买到真品,也有藏友不知如何把玩,认识不到其内在价值,仅仅为财富而收藏、为“高价”而收藏,失去了收藏的本意。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对记者说,还有一部分收藏家和鉴定家专门收藏赝品,且凭借自己已有的权威地位将其鉴定为“真货”。一些拍卖公司也按图索骥,根据这些权威专家编写的教科书照本宣科地当做真品拍卖,以牟取暴利。这对中国的收藏市场破坏巨大。

  端正收藏心态,了解文物常识

  “很多收藏爱好者一上来就问自己的藏品值多少钱,好像钱才是衡量文物价值的唯一标准。”孔晨说,“藏品珍贵的是其文化内涵。收藏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行为,如果仅仅以投资为目的,就失去了收藏的本意。因此,藏友首先要端正心态。”

  “面对收藏市场的乱象,收藏爱好者更需要了解文物常识,多通过鉴宝活动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在鉴宝中学习。”首都博物馆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杨宝杰说。

  “虽然我们的鉴定结果让很多藏友非常失望,感觉亏大了,但早亏比晚亏好。”张宁说,“我们要让他们知道错在哪里、为何为假、注意些啥,这样今后才能不买或少买赝品。”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