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4月18日电 近日,“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接踵而来。食品安全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然而恶性事件却频频出现。食品安全屏障为何屡屡被突破?监管到底缺失在哪儿?把好“入口”安全关该有哪些突破?
来自权威部门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有关部门共检查各类食用农产品、食品及相关产品生产经营单位3552万户次,查处各环节违法违规行为13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48人,取缔和停产违规企业10万余家。
但从已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看,一些监管部门“在办公室看样品”成为“监管习惯”;更有甚者,少数监管部门和工作人员将能不能创收作为管与不管的取舍标准甚至存在执法腐败,监管职责被抛之脑后。
虽然近几年财政支持力度加大,但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任务繁重,经费需求还有很大缺口。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现行体制下,一些地方监管部门的办公经费和人员工资要依靠上级返还的收费罚款来“解决”,这多少造成了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的“执法为利”。此外,来自一些地方政府的压力,也削弱了监管力度。
一些专家指出,从已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来看,虽然部分人员确实存在失职、渎职行为,但法律法规对于如何判定监管部门是否履职到位,缺乏明确界定。每次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后,监管部门“理直气壮”地把矛头指向肇事者,但监管部门和监管人员的失职却易被忽视。
对此,舆情问题专家、天津社科院研究员陈月生等专家认为,应从问责“查处比曝光慢半拍”现象入手,铁腕查处失职渎职、以权谋私、执法腐败、部门牟利等行为。另外,仍需从体制机制上不断健全完善,形成长效监管机制。如实现全程无缝监管;强化信息收集,建立群众举报奖励机制;加强基层监管部门人力、设备和经费保障力度,让罚款与部门利益脱钩,严禁罚款返还、变相“坐收坐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