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B04版:洛阳·聚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天马来仪,舞动盛唐的张力和韵律
洛阳网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1 年 4 月 21 日 星期    【打印】  
它比奥运会上“盛装舞步”马术舞姿更美,展现出的瞬间令人回味——
天马来仪,舞动盛唐的张力和韵律
□记者 孟国庆 文/图
  一场激烈的人与马的“较量”,被完美地定格下来。
  ■文物档案

  名称:彩绘陶驯马俑与舞马

  出土时间:1988年

  出土地点:偃师市柳凯墓

  文物年代:唐代

  规格:俑高约45厘米,马高约50厘米

  价值:它证实了早已失传的舞马技艺的存在,反映了生机勃勃的盛唐景象。从艺术角度来说,它是力与美的统一、动与静的和谐,为我们营造出无限深远的意境。

  在奥运会马术“盛装舞步”的赛场上,那些经过精心挑选和训练的马,随着指挥和音乐的节拍,秀出各种漂亮的舞姿,给人一种高雅的享受。

  其实,在我国唐代早已有规模宏大的舞马表演,而且舞姿难度远远超过现在的“盛装舞步”!

  那么,这些舞马在表演时是怎样的场景?它们又经过了怎样的训练?它们最终的命运又如何?从洛阳博物馆展出的一组唐代彩绘陶驯马俑与舞马身上,我们或可知其一二。

  秀舞姿

  马儿能在卧榻上表演

  唐开元年间(公元713年至741年)某年八月五日这天,天尚未明,唐玄宗和杨贵妃长期居住的兴庆宫宫门缓缓打开,一队披金甲、着绣袍的骑士举着旗帜鱼贯而出,分列在兴庆宫勤政楼前的广场上。

  紧接着,宫廷乐队、穿着锦衣的宫女、王公将相甚至唐玄宗都进入场内,无数百姓呼朋唤友、扶老携幼也汇集到这里。一时间,整个广场人头攒动,彩旗飞舞,锣鼓丝竹之声不绝于耳,一场盛大的文艺演出就要在这里上演了。

  一场场精彩的杂耍、一部部盛大的歌舞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最后出场的,是压轴节目:舞马表演。

  只听一阵马蹄轻响,闲厩使带着100多匹披着文绣、挂着金银装饰的舞马,分两队而出。跟在它们后面的,还有数十个穿黄衫、系玉带、相貌俊美的少年乐工。

  各就各位后,乐曲声响起,“工作人员”迅速搭起三层板床,只见这些舞马随着音乐的节拍,鱼贯登上板床,或奔驰往来,或旋转如飞,引来阵阵喝彩。

  精彩还在后面:不一会儿,一个大力士高举一张卧榻步入广场中心,一马立在卧榻上。音乐声起,这匹马应节起舞,奋首鼓尾,纵横应节,在狭小的卧榻上秀出各种舞姿!

  最后,也是舞马表演中的点睛一幕出现了:只见这些马都口衔酒杯,随着《倾杯乐》的乐曲整齐划一地舞动起来。舞到最后,不仅观舞的人醉了,马亦醉了——它们后肢曲坐,前肢直挺,蹲踞在唐玄宗面前!

  驯舞马

  为给唐玄宗拜寿

  上述场景并非杜撰,而是史书中的真实记载。精心设计的“舞马醉卧”这一幕,又是为了什么呢?

  洛阳博物馆讲解员任静华说,现在流传下来的唐代《舞马词》共有6首,这些词不仅描述了舞马的精彩场面,可能还在舞马时被谱曲进行演唱。其中一首中有“屈膝衔杯赴节,倾心献寿无疆”的句子,说明当时舞马演出的目的,就是为皇帝祝寿。

  八月五日这天是唐玄宗的生日,唐玄宗以他的生日为“千秋节”。“千秋节”这天,全国要放假3天,其间群臣向皇帝献万寿酒,不仅王公贵戚要来祝寿,坊间也要摆寿酒宴乐。

  为了与民同乐,本来就十分喜欢大型文艺演出的唐玄宗,就在兴庆宫前宴群臣,设百戏,让百姓们观看。

  而舞马表演,则是百戏中最著名、最精彩的节目。

  那么,这些舞马都是从哪里来的呢?任静华说,这些马都是塞外进贡而来,唐玄宗接受这些贡品后,分成左右两部,让驯兽师进行训练、教习,训练成功后就用于表演。

  她说,用舞马表演来祝寿,也表明了唐代对马的喜爱。建立唐朝的李氏家族有游牧民族的血统,又靠武力统一天下,加上面临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侵袭,战争频繁,尚武精神贯穿整个唐代。马身上那种积极进取、昂扬奋进的精神,与唐代的时代精神相合。因此,唐朝历任统治者都爱马,唐代艺术品中的马,内在充溢着遮盖不住的劲力,仿佛在述说强盛大唐的骄傲。

  巧定格

  “较量”时的瞬间之美

  这些贡马无一不是马中翘楚,它们心甘情愿来为人们表演做秀吗?从洛阳博物馆馆藏的这组彩绘陶驯马俑与舞马身上我们可以得到答案:不愿意!

  1988年,在当时偃师县政府招待所建设过程中,唐人柳凯之墓重见天日。柳凯,河东南解(今山西)人,曾任光州定城(今信阳潢川)县令,殁后与夫人裴氏合葬于偃师。这套彩绘陶驯马俑与舞马在该墓出土时,就引起了在场考古工作者的由衷赞叹:彩绘陶马鞍鞯(音jiān)及佩带俱全,右前腿曲肢高抬,左前腿斜立蹬地,两条后腿弯曲,三蹄紧扣于地,重心向后发力。那内勾的马头,张口嘶鸣的样子仿佛在尽力挣脱缰绳的羁绊。

  而驯马者也不示弱,他头戴幞头,衣袖挽至肘部,右手握拳似乎正执缰绳,左手五指伸开,身体侧斜,双目圆睁,扭头向右看马,作呵斥驯马状。

  洛阳博物馆专家郭画晓说,人马对视,相互向后用力,一场“较量”被凝固在瞬间,马挺立不前的姿态和人矫健敏捷的动作表现得生动逼真、栩栩如生。俑和马的筋骨、肌肉、服饰和鞍鞯都雕琢精细,尤其是俑的右臂用力拉扯缰绳,筋腱鼓起,非常富有力感。

  在这场对峙与僵持中,既有人与马力的较量,也有马的刚烈雄健与人的敏捷稳重之神态交流。

  回想舞马的场景,这匹马最终没能摆脱被驯服的命运,但是在这一刻,征服者与被征服者之间的关系已显得不重要了,我们所能体会的是一种力与美的艺术享受,是一种静与动的美妙和谐。

  留遗憾

  舞马驯养技术失传

  这些为唐玄宗带来欢乐、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的舞马,最终命运却十分悲惨。

  任静华说,安史之乱时,唐玄宗仓皇逃往蜀地,自然无人顾及这些舞马。

  首先得到这些舞马的,是安禄山。曾见过舞马的精彩表演的安禄山将其带回范阳,自个儿欣赏。

  安禄山败亡后,他手下的大将田承嗣得到了这批马,但是他不知道这些经过特殊训练的马有“艺术细胞”,将它们当作战马来饲养。

  一日,军中有人奏乐,这些马习惯性地随着音乐跳起舞来。军中的养马人被吓坏了,以为这些马着了魔,就连忙将情况报告给了田承嗣。

  田承嗣也慌了,命手下人使劲抽打这些马,想让它们安静下来。可是因为音乐声没有停,这些马在皮鞭下仍然不停地舞蹈。田承嗣见状,下令把这些马全部杖毙。

  随着这批舞马的死去,舞马的驯养方法也渐渐失传了。到后来,人们对《舞马词》中的描写甚至产生了怀疑,认为那可能是诗人的想象之作。

  但是,1970年,陕西省出土了一件鎏金银质壶,壶体两侧有生动的舞马表演图案。随即,洛阳出土的这组陶俑,更是再现了舞马训练的场面,证实了盛大的舞马表演真的存在过。

  只是如今,我们只能从词作、史料和这些文物中了解舞马的风采和神韵了。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