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甜蜜的金婚 |
| 年轻的他们 |
|
家住西工区的张仕俊和郭秀芝都是70多岁的老人了,已经过了金婚,生活十分幸福。当年,他们一个是贵州遵义人,一个是吉林长春人,分处中国的西南和东北两个方向,在地图上是一个对角线,距离不可谓不远。然而,“千里姻缘一线牵”,看似不会有交集的两个人还是相遇了,这一生,他们一起走南闯北,再也没有分开。
相遇 机缘巧合
张仕俊今年78岁了,他16岁当兵,参加过抗美援朝、抗美援越的战斗;郭秀芝比他小8岁,一直从事救死扶伤的工作。提起年轻时两人的结合,郭秀芝笑了:“那是组织上的命令,我们不能违抗,哈哈!”
1949年10月,贵州小伙张仕俊考上西南军政大学,正式成了一名军人。之后,他进山剿匪,后来又去抗美援朝,等7年后回国,他已是一个26岁的大龄青年了。“营里的同龄人都成家了,只有我还单身,连首长都替我着急。”张仕俊说。
后来,张仕俊被调到吉林长春,在那里遇上了郭秀芝。那时候,郭秀芝刚从护校毕业,在医院当护士,同时也是一名民兵。民兵需要培训,负责培训郭秀芝这批民兵的就是张仕俊所在的营。
当年18岁的郭秀芝做过文体委员,爱唱爱跳,性格活泼,很快引起了营长的注意。“一个营就他还没结婚,营长惦记着呢!没过多久,营长就介绍我们认识了。”郭秀芝笑着说。
结婚 组织批准
两人见面后都挺满意。但是,那时部队上管得严,他们一星期只能见一次面,每次见面也只有两个小时。一段时间后,郭秀芝跟父母说了谈对象的事儿,不料父母坚决反对,“他们觉得他是南方人,怕我将来跟他走了。”
不过,张仕俊和郭秀芝谈恋爱可是经过组织批准的,要是一方不谈了,还必须向组织说明理由。“我没办法说,总不能说家人不同意吧,这不是理由啊!”郭秀芝为难了。
正在此时,部队下了调令,要调张仕俊到沈阳军区。走之前,张仕俊找到郭秀芝说:“我只能请3天假,要不咱把事儿办了吧!”郭秀芝同意了。张仕俊买了些瓜子和糖,请部队几位领导作证婚人,就和郭秀芝结婚了。“那是1959年5月9日,我们花了不到10块钱就把婚事办了,我父母都不知道。”郭秀芝说。
婚后第二天,郭秀芝带着张仕俊回门了,“我父母一看生米煮成熟饭了,啥也没说,认了他这个女婿。”
晚年 老有所乐
结婚后,张仕俊去了沈阳,郭秀芝留在家里。那段时间,她受了很多苦:“家里姊妹6个,我是老大,为省钱,我每天要步行走一二十里路去上班,也吃不好。他回来的时候,我全身都浮肿了。”张仕俊见妻子受苦,非常心疼,就说:“你跟我走吧,我到哪儿你也到哪儿。”郭秀芝心想,自己走后家里人少了,能省下东西给弟弟妹妹吃,就同意了。
这之后,郭秀芝跟着张仕俊去过山西、河北、湖北等地,直到1984年他们到了洛阳,才算彻底安定下来。“到洛阳后,我们在工作中都取得了很大成绩,儿孙们也很争气。”两位老人笑得很满足。
退休后,张仕俊喜欢练书法,郭秀芝则喜欢外出锻炼身体。2009年,两人结婚50年的时候,在孩子们的建议下拍了金婚照,以纪念这甜蜜的日子。照片中,两位老人显得格外年轻和幸福。 (照片由记者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