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泉山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
| 洞穴遗址内发掘出的部分旧石器时期遗物。 |
| 工作人员在清理火塘底部灰烬层。 |
|
□记者 李燕锋/文 张晓理/图
本报讯 昨日,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洞穴遗址——栾川龙泉山(庙坡)遗址考古发掘工作结束。
该遗址所属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5万年至3万年。考古工作人员在遗址内发现石器、动物化石等1000余件,发现的火塘(大面积用火遗迹)为全省同时期遗址中首次出现,一处遗址内同时出现火塘、石器和化石的现象在全国属罕见。该遗址的考古发掘对解决现代人类的行为特征尤其是现代人起源等国际前沿课题提供了重要依据。
20日上午,记者随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工作人员来到遗址所在地——栾川县县城西北的龙泉山公园西大门北侧。遗址坐西朝东,向阳、背风,洞穴周围草木丛生。市文物工作队队长周立介绍说,该遗址是栾川县文物管理所在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活动中发现的。被发现时,洞穴内的文化堆积层已被严重破坏,在洞口坍塌的角砾岩下可看到厚约5厘米的烧石加灰烬层,洞穴南壁坍塌的岩石下及西南洞壁处保留有部分堆积。
2011年1月,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栾川县文物管理所和北京师范大学开始共同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由于遗址地处龙泉山公园附近,考古工作者将其命名为“龙泉山遗址”。
负责发掘工作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杜水生告诉记者,发掘过程中,工作人员在洞口南侧取得了最重要的成果——火塘,同时还发现大量烧石、烧骨以及石英碎屑。由此,可断定这里是古人类在洞穴的主要活动区域。工作人员还在洞北侧发现石核、石片等以及鹿、牛、犀牛等大量动物骨骼化石,共有500多件,其中一些大型动物肢骨化石上还有较为明显的咬痕、切痕等。在发现的各种化石中,部分有灼烧痕迹,部分有疑似人为加工的痕迹。整个遗址发现遗物1000多件。
杜水生介绍说,从洞穴位置、形制及洞穴内发现大量类型较为单一的动物化石来看,当时的人类已具备了适应气候和地势的生活能力,能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主动捕获猎物。
杜水生说,通过发掘过程和出土遗物判断,该遗址应为旧时期时代晚期,距今5万至3万年。关于该时段人类活动的研究对研究现代人起源意义重大,而该时段的相关考古研究资料一直十分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