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玉珍 |
|
王玉珍,国家一级演员、京剧表演艺术家,北京京剧院原院长,当年风靡全国的《三打陶三春》中的“首任”陶三春,30多年后,60多岁的她随新一代的“陶三春”首次来到洛阳。
23日下午,这位老艺术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忆当年:有被观众轰下台的最坏打算
虽然京剧《三打陶三春》流行至今,但这一出新编历史剧在初演时,曾让演出者有过被观众轰下台的最坏打算。
王玉珍说,当年,她接到剧本后,曾产生过许多困惑。比如,戏里陶三春的许多台词,都过于通俗,有“我要敲碎他娘的景阳钟”等台词,这样的台词,在当时的京剧舞台上没人敢念出口。王玉珍曾要求把类似台词修改一番,尽量“去俗就雅”。可该剧创作者吴祖光不同意。
王玉珍等人出于对这位“大腕”剧作家的尊重,没擅自改动过陶三春的台词,但仍不免担心。
1979年《三打陶三春》在北京首演时,王玉珍等主要演员忐忑不安。
“这出戏融合了京剧、舞蹈、体育等表现形式,已经不是人们常见的传统京剧,有很多创新元素,我们就怕底下观众接受不了,冲我们喊‘下去吧!’。”王玉珍说。
然而,观众从头到尾的笑声、掌声证明,这是一出让人叫好的戏。
带新人:两代“陶三春”,一片梨园情
2009年,《三打陶三春》获得文化部优秀保留剧目大奖,新一代“陶三春”窦晓旋等年轻演员也借此剧成为新星。
王玉珍说,剧中的陶三春又要唱又要打,以武旦为主,兼具花旦、刀马旦的特点——文武兼备,这样的演员并不好找到。
为了帮年轻人把这出戏更好地传承下去,去年7月,该剧团请出原班导演及部分原剧主演,以一对一的方式,对年轻演员进行辅导。
新一代“陶三春”的扮演者窦晓璇说:“在第二场,陶三春要边唱边跑圆场,可平时我们都是要在台上站定了才开唱,一开始我都有些张不开嘴。”剧中的陶三春要抡大锤,戏校课程可没有传授这方面的内容。这些大锤,一头轻一头重,很难掌握,演员为了练“接锤花”,经常手腕儿都会练肿……
终于,在老一代艺术家的手把手指点下,这些新人快速成长了起来。
王玉珍说,现在,她虽然离开了舞台,可《三打陶三春》这出戏却始终难以放下,总希望能为它再多做些事儿。所以,这些年来,剧团只要到外地巡演,她都跟着去。
洛阳行:这将是一段美好的记忆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这是王玉珍第一次到洛阳,对于此行,她显得格外兴奋。
王玉珍说,洛阳这座城市的居住环境很好,让人感觉在这里生活很惬意。洛阳牡丹、唐三彩、龙门石窟……她早都听说过,但一直没机会来看。此次来洛,她一定会好好地看牡丹、游龙门、吃水席、品古韵,将洛阳之行变成最美好的回忆珍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