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6日,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遇难者纪念碑前,一名儿童在祖母的画像前点燃蜡烛。 |
|
祭奠遇难者。 |
|
核事故导致的白血病患儿。 |
|
一些老人偷偷返回核事故“禁入区”。 |
|
纪念碑上映出核电站建筑的影子。 |
|
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左)与当年参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抢险的老兵在一起。 | |
倘若不是日本福岛核危机,切尔诺贝利或许早已被人淡忘。而倘若不是25年前的那场灾难,许多人或许永远不会知道这座乌克兰小城。4月26日,乌克兰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周边区域举行纪念活动。
1986年4月26日,在进行一项实验时,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30人当场死亡,8吨多强辐射物泄漏。
此次核泄漏事故使核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酿成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的一大灾难。
【居民·被欺骗】 以为事故级别是最小
乌克兰普里皮亚季镇距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大约3公里,现在无人居住,堪称“鬼城”,却不乏人迹。一些人出于好奇前往探访,一些人去捡拾童年记忆。
核电站爆炸发生后,普里皮亚季镇的居民们被告知,核事故的级别是最小的,他们的居住环境是安全的。他们并不知道,此次爆炸释放出的辐射线剂量相当于在广岛投放500多颗原子弹。
爆炸伊始,还有大批居民聚集在城镇的铁路桥上观看事故。事后,很多目击者都去世了。当地居民后来才得知发生了核泄漏事故。
【英雄·被遗忘】 60多万人“赤手”抢险
在乌克兰首都基辅的切尔诺贝利博物馆里,如今还悬挂着在核事故中奋勇灭火的消防员肖像,维克托·比尔贡就是其中一员。作为第一批抵达现场的消防队员,比尔贡和战友们在毫无防护的情况下就投入了扑救工作。此后25年,他每半年就得接受一次身体检查,还经常受到病痛的折磨。
当年和比尔贡一样几乎“赤手空拳”进行抢险的英雄超过60万人,他们终身受到辐射的折磨,但现在大都被遗忘。比尔贡目前居住在莫斯科,靠每月3500卢布的退休金生活。由于需要自费购买药品等,这点儿钱可谓杯水车薪。
【儿童·被伤害】 班上同学都远离我
对于那些正遭受病痛折磨的受害者来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或许是“一场终身都无法扑灭的大火”。
乌克兰男孩万尼亚今年12岁。他的双亲当年均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工作,在事故发生后十几年里因核辐射染病而死,而万尼亚也在出生后被诊断患上了血癌。“班上的女孩子知道我得了这种病后,都不愿意和我坐同桌,连碰都不想碰我。她们说,我的病都是我爸爸造成的。”万尼亚说,“可是,我还是很爱他。”
【回忆痛】
那里曾经是人间天堂
马卡雷维奇一家曾住在普里皮亚季镇,核电站爆炸后集体疏散,最终定居基辅近郊。切尔诺贝利事件25周年之际,这家人申请获取特别通行证,得以重访故地。
伊万娜现年25岁,疏散时6个月大。父母常给她讲故乡的事,母亲会说:“那里是人间天堂。我们家附近有条河,有片树林,到处是孩子,还有年轻人。那里有许多鲜花,漂亮极了。”
如今,母亲口中的“天堂”成为限制访问区域。伊万娜看到,小镇到处设有哨卡、铁丝网和辐射值监测站。
【生存艰】
隔离区已经有了人烟
离核电站15公里远的伊利因齐村现在居住着约30名自愿回迁的村民,多数是老年人。55岁的穆济琴科在事故发生后第二年就回到这里,全家已习惯了故土的生活。他们现在吃的是自己种的土豆、洋葱和西红柿。
他说,医疗人员定期来给村民检查身体,还对农户家种的农产品进行辐射值测量,结果显示当地产的水果和蔬菜辐射值处于正常范围。这里的居民相信,无论多么悲惨的记忆,终归有翻过去的一天。
■链接
人类探索未知领域需带敬畏之心
防患于未然是对切尔诺贝利最好纪念
在今年日本地震引发核泄漏危机后,我们或许应该重新回顾那场人类历史上最惨重的核灾难,认真从中吸取教训,而不是进行一场形式主义的纪念。不仅仅是发生核危机的日本,未曾发生核事故但正在利用以及打算利用核能的国家,也需要从那场灾难中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我们要时刻牢记在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同时,也须时刻提防核能潜在的巨大风险,并为应对出现最坏情况做好充分准备。“防患于未然”是对“切尔诺贝利核灾难”的最好纪念。
新能源利用是好事,但不能忽视风险
核能发电的利弊早就讨论了不是一天半天。清洁和相对低廉的成本是核能发电的长处,然而一旦发生泄漏,引起的灾难又让人对它望而却步。中国的经济发展曾因牺牲社会建设、牺牲资源环境作为代价,但发展并不是必须要有一部分人、一部分利益作出牺牲。之所以部分民众“谈核色变”,就是因为担心自己成为核电发展进程中的牺牲品。这就要求决策者能充分兼顾各方利益,不仅要看到建设的好处,而且还要充分衡量建设过程中的风险,而仅仅表态“发展核电的决心和发展核电的安排是不会改变的”,只会加剧部分人的抵触心理。
我们要有知情权:信息透明是基本
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并不是一起简单的意外事故,背后隐藏着一连串的谎言、官僚主义和违背科学规律的行为。正如有位学者所言:“切尔诺贝利最大的灾难,并不是辐射,而是谎言。”“领导层对此问题视而不见,他们以为切尔诺贝利已不存在,”尤多维琴科说,“但切尔诺贝利确实存在,那200吨(核废物)也真实存在。”
而在日本国内,反对核电站的呼声也从未停止过。他们的对策就是任何信息都公开,居民随时可查询。只有信息透明,才能让所有人在第一时间做好应对一切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