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6版:综合·聚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种菜赔 买菜贵
迷局如何破解?!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1 年 4 月 28 日 星期    【打印】  
种菜赔 买菜贵
迷局如何破解?!
——对部分省市蔬菜从“菜地”到“菜摊”的价格追踪
  (新华社发)
  4月25日,在中牟县明山庙批发市场,菜农等待销售芹菜。 (新华社发)
  □据 新华社

  一边是农村蔬菜收购价“跳水”,一边却是城市零售市场菜价“高企”。最近一段时间,全国一些省市出现“种菜赔、买菜贵”的“迷局”,这一怪象在“菜地”和“菜摊”的供应链两端同时出现,暴露出“流通强势、生产弱势”的困局。

  1 芹菜地头卖一毛超市卖一块:种菜赔 买菜贵

  五分钱一斤的大白菜,八分钱一斤的卷心菜,一毛钱一斤的芹菜……短短几个月里,一些省市部分品种蔬菜收购价如坐“过山车”一般大跌或滞销。

  在郑州市中牟县明山庙芹菜交易市场,菜农王丰阁告诉记者,去年芹菜价格同期能卖到每斤五六毛,现在八分钱一斤都不好卖,每亩芹菜只能卖1000元左右,而不算人工,成本就高达2000元,菜农损失惨重。

  与王丰阁有相同遭遇的还有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菜农岳小晨。“莴笋每斤现在只能卖到一毛二左右,每亩地收入还不够成本。”他说。

  山东一些地方的情况大体相似。在济南市历城区唐王镇,一斤洋白菜地头收购价最低时只有八分,即使这样,收购商来得还是很少,一些菜农干脆任由这些辛辛苦苦种植的蔬菜抽薹疯长。

  农业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最新监测数据显示,4月16日至22日,全国286家产销批发市场19种蔬菜平均价格为每公斤2.30元,环比下降13.5%,同比下降25.8%。其中蒜薹、青椒、莴笋、油菜和洋白菜环比降幅最大,分别下降30.0%、23.1%、18.2%、15.2%和14.5%。

  然而,在超市、农贸市场等零售市场,菜价另一头连着的消费者,对当下蔬菜收购价和批发价大幅“跳水”,感受并不明显。

  同样是在郑州,在城郊的中牟县芹菜跌至每斤0.1元仍然滞销的情况下,市区的一些超市,芹菜价格却仍在1元左右运行。从产地到零售市场,经过了短短30多公里的距离,芹菜的价格却涨了10倍。

  在北京南闹市口辰星菜市场,正在买菜的李大妈说:“都说最近菜价跌得厉害,可我买菜时怎么感觉不明显呢?菜价仍然不便宜。”

  2 “迷局”背后:生产弱势 流通强势

  一些地方蔬菜出现“价跌卖难”现象,首先是因为种植面积扩大、结构失衡和集中上市。据中牟县农业局园艺站王肖峰介绍,由于去年行情好,今年全县芹菜种植面积近2万亩,增加了至少20%。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张庄村村委会主任岳百顺说,去年村里莴笋种植约200亩,今年种了300亩。

  有“山东南菜园”之称的苍山县县长王晓军说,一些乡村干部“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点子多”。去年,白菜价格已经到了历史高位,结果有些地方还在发放补贴,鼓励扩大种植面积。

  不仅如此,“迷局”背后隐藏的更大症结是,从“菜地”到“餐桌”过程中,存在着“流通强势、生产弱势”的潜规则,高企的物流成本、中间环节多且层层加价、销售成本上涨、农超对接困难等,共同导演了“种菜赔、买菜贵”的怪象。

  从河南南阳到中牟收购蔬菜的张义民告诉记者,两地往返580公里,去年油耗成本约为每公里1.1元,今年上涨40%至50%,油钱加上过桥费和两个司机工资,每趟运输成本至少1200元,但是菜商雇他拉一趟蔬菜只给1300元,因此“许多人都不干或转行了”。

  中牟县明山庙芹菜交易市场魏保林说:“去年收菜的大卡车高峰时得排队,今年根本没有大卡车了。”

  “除油价上涨推高运输费用外,装卸费用和滞留费用也是物流成本难以降低的重要原因。”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理事王琳说,一方面,我国蔬菜都是大批量裸装;另一方面,两头装卸费用以及到达批发市场滞留费用高。

  同时,流通的中间环节多,层层加价。山东省蔬菜协会秘书长孙继祥说,蔬菜从田间地头到超市这中间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加价不少,这也是导致蔬菜到消费者手中价格过高的原因。

  此外,开展“农超对接”仍面临许多困难。山东家家悦集团董事长王培桓说,由于蔬菜种植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低,与超市采购多样化需求存在矛盾,大多蔬菜只能通过中间菜贩子集中收购,几经倒手才被送进超市,增加了成本。

  部分超市、流通企业和蔬菜零售商认为,高房价拉高了经营场所租金,人工费、摊位费也上涨,加之税费繁多,让零售环节对调低菜价保持谨慎态度,“价低风险大,还不如不卖”。

  3 “市长负责制”不是口号 “菜篮子”考验调控能力

  记者调研发现,打破“种菜赔、买菜贵”的怪圈,对各级政府调控能力是个考验,需要多管齐下,让“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真正硬起来。

  河南省农业厅经济作物推广站陈彦峰认为,从源头看,多数菜农依赖上年度产销基本面的生产决策极易导致盲目扩种,而以散户为主的蔬菜种植模式,要准确统计供给信息很困难,应通过土地流转扶持蔬菜合作组织,实行规模经营,从源头实现供需信息对接,增强菜农定价的话语权。

  同是芹菜种植户的中牟县官渡镇菜农王艳兴说:“我加入的菜农合作社与城市超市签有长期供菜合同,确定各家种什么,种多少,家里一亩芹菜4月前就销售完了,每斤卖价接近1元钱。”

  一些干部同时认为,应完善菜价调控的财政金融手段,建立长效的蔬菜价格保障机制。

  针对流通环节的问题,王琳建议,政府除继续落实“绿色通道”优惠外,应通过建立城市蔬菜直销点、税费减免等措施来缓解蔬菜流通负担,特别是出台政策扶持物流企业参与到初级农产品运输中来,通过专业化、集约化经营降低物流成本。

  有关专家表示,破解“菜篮子”难题,还需要实行严格的价格监管,加强种植信息和市场信息的监测,定期发布权威的产销信息。同时要完善农产品收储和托市调控机制,在保障蔬菜产销各方正当利益的同时,坚决打击炒作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防止菜价“大起大落”。

  ■相关链接

  专家表示菜价流通成本占七成

  □据 《河南商报》

  25日,国家发改委就当前物价形势举办内部座谈会,会上谈到菜价高企使市民生活压力增加,但菜价太低则让农民利益受损。与会专家普遍认为,目前国内流通成本太高,国内流通体制亟待改革。

  中科院研究员汪同三表示,中国流通业费用的几个数字让人震惊,全世界82%的收费公路在中国,流通成本占50%~70%,成本太高。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预测部主任吴晓求表示,国内农产品生产价格素来都是“涨很难、跌很快”,农民是弱势群体,在中间商面前缺乏谈判能力,中间商通过渠道来牟利,最后通过层层加价到了餐桌上价格就高了很多。目前解决问题的措施就是要降低流通费用,他表示,目前在一些城市,已经有了农产品直接与超市对接的举措,但是因为庞大利益集团存在,现在规模还很小,难以推广开。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主任范剑平举例称,中国的物流交通组织方式太落后,运输能力有40%是空载状态,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出去时超载,回来时空载。中国的物流成本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倍~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