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郎:吕向阳 新娘:李新可 婚龄:2周 |
|
看多了如今“速食”式的爱情,李新可和吕向阳的故事令人动容。他们的感情也经历了波折和考验,但始终那么美丽、那么纯净……
学业面前,爱曾搁浅
初中时,李新可是学校里有名的才女,写得一手好文章,人也漂亮;吕向阳长得黑黑瘦瘦的,但学习成绩极好。他们的感情从那时就萌芽了,他喜欢她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才气,她则看上了他的踏实上进、勤奋好学,只是两人没有说破,只是默默地互相欣赏。
后来,他们同时考入新安一高,被分到了同一个班。面对周围陌生的同学和老师,两人的互动多了起来,学习上他们互相帮助,生活上也互相关心。
互动多了,爱情的小火苗便再也压不住了,“呼呼”地直往上窜。“高中时我们很单纯,说是谈恋爱,有时候借个铅笔盒,手不经意地碰到一起,脸都会红上半天。”回忆当年,新可有点儿神往。
在当时那个“谈爱色变”的高中校园里,两人对感情遮遮掩掩,仍被班主任老师看出了端倪。班主任先是对两个人轮番说教,然后又一个电话打到了吕向阳家里。
早恋?这还了得!吕向阳的父母狠狠地批评了他。回到学校,吕向阳给李新可写了一张小纸条,大意是为了学习,两人先做好朋友。
新可自有一股傲气,她认为这是吕向阳在间接地向她提分手。于是,高中三年,她再也没和他说过一句话。
父亲相助,唤回爱情
高中毕业后,吕向阳考上了军校,李新可却因几分之差踏上了复读之路。入校前,吕向阳给李新可打电话,新可不在家,是她父亲接的电话。
新可的父亲早就知道吕向阳,他打心眼里喜欢这个上进的小伙子,因此答应把吕向阳的歉意转达给女儿。
倔强的新可表面上不低头,心里却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吕向阳,成绩也一天不如一天。她的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一天,新可的父亲打电话给吕向阳,直截了当地问他:“你爱不爱我女儿?”电话那头的吕向阳愣了,反应过来之后,他开始了长篇大论:“我是一名军人,担负着保卫国家和人民的使命,儿女私情只能先放一边……”新可的父亲打断了他:“不用说那么多,现在你只要回答我的问题就行。”吕向阳沉思了一会儿,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转回头,新可的父亲开始做女儿的思想工作。慢慢地,李新可和吕向阳恢复了“邦交”,两人开始频繁通信,新可的成绩也一步步地提高,后来考上了河南科技大学。
鸿雁传书,再苦也甜
都说异地恋很辛苦,李新可和吕向阳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那时没有手机,两人的联系就靠写信和打公用电话。每天一下晚自习,新可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冲出去给吕向阳打电话。“军校人多电话少,我几乎每次打都是占线,有时候拨一晚上,手指都拨肿了还是打不通。”她回忆道。那段时间,两人分别积累了成摞的书信和成沓的电话卡。
毕业后,吕向阳去了青岛,成了一名海军。再后来,新可也去了青岛,在那边租房、找工作,准备安心地做军嫂。“虽然我们一周才能见一次面,但毕竟离他近了。”新可说。有时候吕向阳出海,一去就是十天半个月甚至更长,没有手机信号,没有通信地址,新可就对着大海的方向默默流泪,想象着他会突然出现在自己眼前。
当军嫂很苦,灯泡坏了要自己修,煤气没了要自己灌,新可都不怕:“只要我们两个在一起,再苦也是甜的。”
都说好事多磨,还真是这样,李新可和吕向阳结婚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婚礼前几天,吕向阳突然接到通知,说有紧急任务,婚期差点儿被推迟。后来,婚礼如期举行,只是蜜月没了。
4月28日是他们举行婚礼的日子。当着众人的面,李新可送给吕向阳一份特别的礼物——107封信。她说:“没有手机以前,我们基本上靠书信联系,加起来都有几百封了,这107封信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现在送给他,用来纪念我们这段美丽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