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牡丹文化节期间,8部“文化部优秀保留剧目大奖获奖剧”在洛阳市歌剧院汇演,不仅令洛阳市民大开眼界,也给洛阳的文化艺术创作者一次深深的震撼。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我国的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如此迅速,我们该奋起直追了!
一直以来,洛阳以“文化名市”著称,悠久的历史文明让洛阳人沉浸在祖先留下来的光环里自我陶醉,意识不到自己的差距。殊不知,在西方思潮、后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中国艺术已经得到了突飞猛进的飞跃,洛阳传统的艺术模式已难望国内领先城市的项背了。
这次汇演的剧目中,辽宁人艺带来的《父亲》让很多洛阳市民首次近距离接触“话剧”这一艺术形式。除了生活化、人性化的表演方式打破了传统戏在舞台上的模式化表演外,《父亲》对于舞台的运用也非常新颖独特:虽然主要背景只是一个普通的四合院,但是它通过旋转舞台的方式,将舞台分隔成4个表演区域,既不同于传统的幕启、幕闭,又达到了换场的目的,可谓创意十足。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带来的越剧经典《五女拜寿》同样引来叫好声无数。其实,《五女拜寿》在传统戏中已经是“老调”了,但经过小百花年轻化、亮丽化的包装处理,它竟然重新焕发了光彩,给人以无尽的“美”的享受。这种精品化的包装方式值得我们学习。
只有出精品剧目,才能有市场!以前我们总是抱怨传统戏落伍了,不受市民欢迎了,但是这些精品剧目在洛阳的成功演出告诉我们:不是市民抛弃了传统戏,而是落伍的思想、陈旧的表演和平庸的创作限制了洛阳的传统戏向更高的层次跃进的步伐。甘肃省歌舞剧院带来的《丝路花雨》上演时,可容数千人的洛阳歌剧院几乎座无虚席,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盛况。我们能说传统剧目没有市场了吗?
如今,8部经典剧目逐一谢幕,它带给我们的冲击和震撼是难以计算的。面对国家级的经典剧目,洛阳艺术界应该做些什么呢?其实,我们洛阳也有非常优秀的演员,我们的保留戏剧曲目并不比小百花或者别的戏剧团少,但是我们能不能齐心合力,做出一台精品剧目呢?这次汇演,给我们洛阳人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能推出属于洛阳的精品剧目。
(作者单位:洛阳市艺术研究所)
《河洛文化传承大家谈》栏目欢迎读者踊跃参与,就如何挖掘、保护、利用洛阳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从宏观的角度建言献策,投稿方式见本版右下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