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回到地震灾区采访,我们常常被一些坚守的故事打动。他们的悲悯不是一时兴起,不是浮于表面的作秀。他们奉献着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将中原儿女的热情、爱心播撒在川蜀大地,给灾区人民送去贴心的关怀。
30位“洛轴人”:把江油当家乡
|
厂房内机器声隆隆,工人们在专心致志地干活儿。 |
2009年10月,作为河南产业援建江油的项目,江油洛轴轴承有限公司“落户”江油河南工业园。2010年5月12日,江油洛轴轴承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试生产。在纪念汶川地震3周年之际,该公司的30名洛阳籍员工通过本报向洛阳的父老乡亲问好!
援建江油,义无反顾
2011年4月29日下午,我们来到位于江油市三合镇河南工业园内的江油洛轴轴承有限公司。厂房内机器声隆隆,工人们在专心致志地干活儿。据该公司执行董事长、总经理刘杰介绍,该项目由河南煤化集团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负责承建,总投资4000万元,是河南援建四川灾区的重点项目。
得知要到江油援建,刘杰从厂里挑选了30名骨干,于2009年10月到达江油,进行前期筹备工作。
刘杰说,公司正式投产1年以来,月产值达160万元,计划实现年产值2200余万元,创利税200余万元,增加就业岗位200余个。
|
李翠萍 |
住出租房、吃大锅饭
与刘杰一起到江油的30名“洛轴人”,都是有着十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熟练工。他们在洛阳都是拖家带口的,从没想到还要离开家乡再创业。
万事开头难,刚到江油时,他们集体在园区附近的村子里租房居住,请了个川籍厨师,做的饭菜太辣,很多人吃不惯。后来,该厂综合办公室主任王兴仁主动挑起重担,时不时给大家做一顿家乡菜,“改善”伙食。刘杰还帮大家利用网络视频与家人通话,以减轻大家的思乡情。
30个人吃、住、玩都在一起,同事之间的感情得到前所未有的升华。
这些“洛轴人”让人感动
“为了筹建这个厂,员工们的敬业精神,值得表扬!”刘杰说,磨装车间班组长谢周顺、检查车间班长李翠萍的敬业精神,让人非常感动。
谢周顺,现年43岁,是该公司的一名技术骨干。他少年丧父,与现年84岁的母亲感情很深。该厂正式挂牌试生产前夕,谢周顺的母亲病危。当时援建工作处在关键时期,每个人都被“钉”在岗位上。谢周顺的家人直接打电话给公司领导替他请假,领导当即同意他回洛阳看望老人。
得知母亲病危,谢周顺失声痛哭。可他不仅肩负技术重任,还承担着8名新员工的培训任务。他怎么能走?强忍着悲痛,谢周顺决定:投产后再回去看母亲,这之前,要求家人不管发生啥事都不要给他打电话。
李翠萍是个有23年工龄的技术工人,去年她在洛阳的家中发生火灾,丈夫不幸丧生。得知噩耗,她立刻返回洛阳,见到正上初中的孩子,娘儿俩抱头痛哭。但处理完丈夫的后事,她将孩子托付给父母,又登上了开往江油方向的列车。
洛阳、江油一家亲
江油人的朴实也让在那里的“洛轴人”感动。刘杰说,厂里有个姓王的电气工程师,有一次丢了钱包,里面有不少证件,因急用,他只好到处贴寻物启事。没想到,第二天晚上,一位老人根据身份证上的“洛阳”信息,一路找到了厂里,送还钱包。王工请老人吃饭,以表谢意,不料老人抢先结了帐说:“江油人都会这么做,你们帮我们那么多,请你们吃一顿饭是应该的。”
刘杰说,正是这种深深的情谊,让他们甘愿付出最大的热情,把江油当成家乡全力建设。
洛阳小伙刘志强:我的工作还没完成
|
刘志强 |
“你们是洛阳的?你们有个老乡到现在还没有走。”29日,我们正在江油市中坝镇采访,当地人说。
经过多方联系,我们见到了这个老乡。他叫刘志强,今年25岁,是个宜阳小伙儿。他的工作是工程监理。
刘志强被晒得皮肤黑黝黝的,很精神。他笑着说,工程监理这个工作基本吃住都在工地,洛阳援建的这4个乡镇,他都跑遍了,当时他刚从八一乡回来,马上要到太平镇去。
刘志强告诉我们,他所在的建设管理公司,一共派了13名工程监理援建江油,目前还有3人在江油。他是2009年8月来的,两年来只回过4次家。“刚到江油时,水土不服,天天拉肚子,现在好多了。”他说。
尽管洛阳的援建任务已经完成,但还有不少需要重建的项目。刘志强认为他的工作还没有完成,得继续坚守。
说起自己监理过的工程,他如数家珍:太平镇12个村的引水工程、十几公里乡村道路的修建、龙潭小桥的重建、提灌站……
作为一名工程监理,除了监察工程进度,主要就是把好工程质量关,不仅要达到国标,在抗震上更是马虎不得。“我们要建的是震不垮的房子。”刘志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