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9天的省部级领导干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专题研讨班日前在北京闭幕。这是我国首次举办省部级领导干部食品安全专题研讨班,参加研讨的92名学员包括各省(市、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省级城市分管食品安全的领导和食品安全办公室主任以及部分中央国家机关分管负责领导。
该专题研讨班由中央组织部、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行政学院三方主办,旨在增强领导干部食品安全监管责任意识,增强他们的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就切实理顺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据悉,今年下半年国家行政学院还将面向地级市主管食品安全的领导干部举办专题培训,各地行政学院也将开展针对当地的食品安全培训。
此外,记者14日从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获悉,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迅速行动,重拳出击,深入开展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加强食品安全隐患摸排管控。各地陆续侦破违法添加案件,并依法从严惩处违法犯罪分子。
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推行食品安全整治区(县)长负责制,统筹推进市县两级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调整,实现各环节紧密衔接,有效形成全链条监管;重庆、广东、辽宁、湖南等地政法部门全力做好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查处、侦破工作,严肃处理并公布了“毒豆芽”、“墨汁粉条”、“染色花椒”等一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件;吉林开通24小时投诉举报热线,聘请1300名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深入社区摸排食品安全隐患线索;四川统一发布各食品监管部门、公安和纪检监察部门举报电话;广西加大投入力度,给监管一线增配了快速检验检测设备,用于快速筛查有可能被添加的非食用物质;江苏、广东、内蒙古、宁夏等地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和广泛张贴公告等方式,大力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工作,广泛宣传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危害以及有关防范、惩处措施。
农业部联合有关部门派出5个督查组分赴河北、吉林、黑龙江等多地开展督导检查,卫生部、质检总局、工商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要求抓紧排查食品安全隐患,切实做好相关监管执法工作。政法机关进一步加大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和相关职务犯罪的侦办惩处力度。
同时,一些地方和部门积极探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新措施、新机制,北京市明确对列入非法添加及其他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违规行为“黑名单”的企业在京投资实施限制措施,相关责任人不得再从事食品生产经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求自制火锅底料、自制饮料和自制调味料的餐饮单位应向监管部门备案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称,并在店堂醒目位置或菜单上予以公示。(据新华社、《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