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孙钦良
潘姓宗族特征明显:常出美男子。譬如,西晋时有一个翩翩少年名潘岳,字安仁,后人称其为潘安。此人身高一米八多,仪态很美,风度绝佳,常手拿弹弓,坐着车子,在京都洛阳的街道上穿行。
南朝刘义庆在《世说新语·容止》中讲了他的故事:“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意思是说,洛阳少妇看他如此帅气,就手挽手地把他围起来,以表达喜爱之情。更有胆大一些的,忍不住把手中的水果抛向潘安,就像送去一个个“飞吻”。
写潘姓之前,我向同事潘庆明了解潘姓的情况,他说洛阳的潘姓聚居地不少,远的不说,近处就有两三个:李楼乡的潘寨村、关林镇的潘村以及偃师市城关镇的潘屯、诸葛镇潘沟等,都有潘姓人家。
关于潘姓起源,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袁义达在《中国姓氏·三百大姓》中说,潘姓来源主要有三大支:第一支源自姚姓。舜生于姚墟,所以又姓姚。商朝时,舜的后裔在潘地(今北京延庆一带)建立了潘子国,商朝末年被周文王所灭,其子孙以国名为氏,姓潘。这支潘氏有近4000年的历史。
第二支源自姬姓。商末,周文王灭掉姚姓潘国后,把潘地封给其子毕公高的儿子季孙(亦作季伯),是为姬姓潘国。潘人随后迁到洛阳东的潘城,再东迁至商丘西北的潘侯集,最后南迁到临近楚国的潘乡,即今河南固始县。春秋时,姬姓潘国为楚国所吞并。这支姬姓潘氏有3000多年历史,固始县是这支潘姓的老家。
第三支源自芈姓。春秋时,楚国占领了潘国,潘国沦为楚国一邑,邑人子孙以邑为氏,姓潘。一说楚国潘姓是以字为氏:楚成王时,太子商臣之师潘崇为芈姓潘氏之始祖,潘为其字。芈姓潘氏是组成潘姓人群的最重要部分,不少潘姓都认潘崇为始祖。这支潘氏有2600多年的历史。
潘姓同其他姓氏一样,有多种来源。外族加入潘姓的,可分为南北两大阵营。第一是北方地区:东汉时武都氏族加入潘姓,北魏时鲜卑族破多罗氏族改为潘姓,宋朝西夏国党项族有人改为潘姓,清朝满洲八旗中有人改为潘姓。第二是南方地区:东汉五溪蛮人改潘姓,三国时江南山越族改潘姓,宋时抚水蛮人改潘姓等。
归纳潘姓这个“大家庭”的成员,第一是以舜为始祖的姚姓潘,第二是以季孙为始祖的姬姓潘,第三是以潘崇为始祖的芈姓潘,第四是由鲜卑族改姓的破多罗潘,第五是其他少数民族所改的潘姓,第六是历代皇帝封的潘姓。
潘姓迁徙分布:最初主要在今河北、湖北和洛阳发展,然后迁至山东、湖南。汉时有迁荥阳、中牟一带者,三国时期发展为一大望族,其中以中牟潘姓最为兴旺。北魏时破多罗氏改姓潘,渐在洛阳形成潘姓第三大郡望。唐初,河南固始潘姓入闽,宋时有潘姓入广东、云南。元明清时潘姓已分布于全国各地。如今,潘姓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安徽、内蒙古、河南、四川、湖北、浙江8省区,约占全国潘姓人口的69%。
民间有“潘杨不结亲”的说法,盖因杨家将故事中,潘仁美害杨家不浅,两家积怨很深——其实这些故事情节都是杜撰的,潘杨两家本无世仇。如今的年轻人听到这个说法,只是一笑了之,潘杨两姓男女照样可以相爱。
潘姓人才济济,仅收入《中国名人大辞典》的就有219人,其中有:潘崇,春秋时期楚成王太师;潘岳,即潘安,西晋文学家,美男子的代言人;潘尼,西晋文学家,与叔父潘岳世称“两潘”;潘美,北宋大将,率军灭南汉、南唐、北汉,多有战绩;潘阆,北宋诗人,著有《逍遥集》;潘季驯,明代水利家;潘平格,明清之际思想家,提出了“浑然一体”、“见在真心”理论;潘柽章,明清之际学者,著有《国史考异》;潘耒,清初学者,参与了纂修《明史》;潘奕隽,清初书画家,著述甚多;潘天寿,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潘光旦,著名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潘漠华,现代著名诗人;潘玉良,著名女画家;潘世忠,我国第一个驾驶自制飞机的人;潘序伦,中国会计学家;潘梓年,哲学家;潘菽,心理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