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D03版:本期视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家庭医生向我们走来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1 年 5 月 26 日 星期    【打印】  
家庭医生向我们走来
□ 记者 朱娜 通讯员 范海岚
  电话一响,家庭医生即可上门服务。4月10日,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涧西区珠江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居民签订了《居民家庭健康服务协议》,为居民提供免费体检、入户诊疗等多项便民服务。这是我市首家实行家庭医生负责制的社区。

  家庭医生这个似乎很遥远的词,突然飞入了寻常百姓家,这让市民们在欣喜的同时又多了几分担心。家庭医生能否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家庭医生会不会是昙花一现?

  市民:不出门一个电话就能看病

  “我脚后跟动了手术,需要定期换药,但又不能随意走动。”家住涧西区丽春东路75岁的吴淑琴心想,能不能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上门为她换药。但是,她想起几年前发生的事情,又犹豫再三。

  几年前的一天,吴淑琴的母亲发生尿潴留无法排出尿液,需要插尿管才能排出尿液。吴淑琴看着躺在床上不能行动的母亲,心里既焦急又难受。她来到附近的医院,请医务人员上门为母亲插尿管。她好说歹说,医务人员都不愿意上门服务。无奈之下,她只好找到一家私人诊所,央求医务人员上门服务。

  不过,吴淑琴还是决定让儿媳妇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一试。令她意想不到的是,10分钟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来到家里为她换药。吴淑琴说,打个电话,家庭医生就能上门服务,真是帮她解决了大问题!

  据涧西区珠江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赵晓宏介绍,该中心是我市首家实行家庭医生负责制的社区。居民与服务中心签订协议后,只要拨打自己的家庭医生电话,就可以请医生为自己提出健康建议或请医生上门服务。目前已有230余户居民与该中心签订了协议。

  这些居民除了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还可以享受《洛阳市城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包实施方案》中的免费检查、入户诊疗等服务,包括对3岁内儿童免费提供10次体检及咨询、对65岁以上老人每年免费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每年都进行入户随访等多项便民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为您服务

  今年3月初,《洛阳市城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包实施方案》已经出台并实行。“服务包”是政府先购买服务,然后向社区居民免费提供服务。市民只需按照服务项目,到所属辖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即可免费享受服务。

  赵晓宏说,只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把工作做扎实,城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才能有效实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可以及时将信息告知居民,让他们及时享受政府提供的免费医疗服务。

  如今,居民的健康意识提高了,他们需要健康管理和健康咨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过去是等患者上门,现在是主动上门为居民服务,为居民以户为单位建立健康档案,对他们进行健康管理、提供健康咨询、医治一些常见病,让居民不必一生病就往大医院跑。

  现状:家庭医生人员亟待增加

  涧西区珠江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实行团队制,由一个全科大夫、一个护士和一个公共卫生医生组成,他们直接为一定区域内的居民提供医疗服务。现有的3个医务人员,能否保证家庭医生的服务质量,是居民们所关心的问题。

  对此,珠江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景琳表示,签订居民家庭健康服务协议并不是越多越好,按规定,一个家庭医生团队服务的对象为600至1000户家庭,如果超过了这个标准,就要组建新的家庭医生团队。家庭医生团队对居民的医疗服务质量有所下降时,中心会立刻增加人员,以保证对居民的医疗服务。同时,他们将引进竞争机制,由居民来选择家庭医生团队。

  目前,他们已经着手准备组建第2个家庭医生团队了。

  误区:市民对家庭医生认识有误区

  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居民对家庭医生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

  误区一:家庭医生不是私人医生

  许多居民认为,只要居民有要求,家庭医生就要随时上门服务。事实上,家庭医生不等同于国外的私人医生,他们的服务内容是以健康管理、定期巡诊以及健康知识的普及等为主,而不是居民随叫随到的私人医生。当居民确有困难,或者家里有行动不便的患者,家庭医生可上门为其进行护理,如褥疮护理、插尿管、换药等医疗服务,并收取一定的出诊费和材料费等。

  误区二:有了家庭医生,在家也能打吊瓶

  珠江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张晓红说,一些居民希望在家打吊瓶,可是万一发生了输液反应,根本来不及处理。同时,中心的医务人员比较紧张,也无法做到一个医务人员长时间在患者家里看护输液。他们的上门出诊服务,要建立在医疗安全的基础上。对于居民提出的上门服务要求,他们先要进行安全评估,凡是有风险的诊疗活动,一概不进行医疗服务。

  焦点:家庭医生制可否长久

  家庭医生制是惠民、便民的好事,它如何才能走得更远?

  1998年,市中心医院市府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过签约上门服务。该中心对所在辖区的居民收取一定的费用,医生上门为居民进行一些医疗服务。但由于人员紧张,无法满足居民的要求,只好将费用退还给居民。

  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居民要求医务人员上门服务,医务人员应该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但是中心医务人员配备还不到位,假如居民都要求上门服务,将会导致前来就诊的居民得不到有效服务。这是否也是一种医疗资源浪费?现在他们将签约上门服务换另外一种服务方式,对辖区内长期卧床行动不便的患者,每个医生包一个家庭,利用休息时间定期到家巡诊服务。不仅让行动不便的患者享受到免费的家庭医生上门服务(材料费除外),而且让家庭医生走得更远。

  家庭医生想走得更远需要建立良好的机制,可适当进行有偿服务,这样也能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展望:家庭医生配套措施亟待出台

  市卫生局社妇与药物科科长赵燕敏认为,家庭医生责任制度虽好,但如果没有配套的措施跟进,恐怕也将难以落到实处。

  家庭医生要建立弹性工作时间制。既然承诺为居民进行上门服务,就要切实做好工作,合理安排时间,方便居民就医。

  成本核算。当家庭医生人员紧张时,需要增加新的人员,那么新增加人员的经费从哪里来?关于成本核算的问题,一定要做好预算。

  对家庭医生的相关激励措施应该配套出台。对家庭医生的绩效考核要有一些政策倾斜,他们在下班或者上门服务时所做的工作是看不到的,却付出了大量的精力,也付出了一定的成本,是不是可以考虑给予他们适当的补贴?

  上门医疗服务都要建立在安全医疗基础上。对于居民提出的上门服务要求,要建立严格的评估机制,不能因为利益和人情而忽略了医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