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阳县城西南15公里处的浅山丘陵区赵保乡,有一座青山掩映的烈士陵园。那里埋葬着为抗击日寇和祖国解放英勇捐躯的101具忠骨。这些烈士,与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这片土地永远相依,静静地守护着赵保乡这片光荣的红色革命根据地。
忠骨长眠革命老区
走进幽静的宜阳县赵保烈士陵园的大门,肃穆之感油然而生。苍山掩映,翠柏长青,两排冬青木和一条已显古旧的青砖甬道尽头,矗立着高大的纪念碑。碑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这几个苍劲的大字提醒着人们,在这里,长眠着101位为国捐躯的烈士。
“赵保乡革命历史光辉灿烂。1921年我党诞生,1930年,赵保地区就成立了党小组。”24日,在纪念碑下,赵保乡政府文化站原站长、老党员陈留道为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的部分党员介绍“红赵保”的光荣革命史。
20世纪20年代后期,接受先进思想的中共党员张剑石开始在老家赵保传播马列主义思想,赵保的革命火种由此点燃。1930年的一个冬夜,张剑石联合数位赵保共产党人,雪地宣誓,组成了赵保第一个党支部。
烈士墓前,重温战火纷飞的回忆
纪念碑后,两条小路通向后面的陵园,进入拱门,一座座烈士的坟墓映入眼帘。
“有72位烈士,竟连名字都没能留下!”来到烈士墓前,一排排无名墓碑让党员们惋惜不已。党员们擦拭着每一座墓碑上的尘土,以寄托哀思。
“在这些烈士中,王炳君是颇具传奇色彩的一位。”陈留道回忆说,1945年3月,王炳君奉命带领20多人到赵保以南海拔883米的黑山巡逻,不幸被敌人围攻。王炳君同志冷静指挥大家作战,在子弹、手榴弹全部用尽后,与陈富堂、赵富林一起用石头砸向敌人,掩护其他同志从小路撤退。石头砸尽后,年仅26岁的王炳君砸毁枪支,与两位战友一起跳下山崖,壮烈牺牲。
听完这段壮烈的故事,党员们站在烈士墓前,久久不愿离去。烈士墓前已经长满了郁郁葱葱的青草,叶子随风轻摆,仿佛也在低吟着每一位烈士的故事。
伊洛抗日根据地,巩固红色政权
为烈士们扫完墓,党员们依依不舍,在纪念碑下重温入党誓词。看到这一幕,陈留道继续为大家讲述历史。
1944年,宜阳沦陷,民不聊生。张剑石奉命开辟以东赵保为中心的伊洛抗日根据地,王震、王首道等将领亲临赵保指挥布置抗日斗争。1945年年初的东赵保保卫战,是对日本侵略者的一次沉重打击。
当时,驻扎在宜阳县城的日军、伪军因担心我党力量壮大,于1945年1月5日集结1300多人,围攻只有300多名武装力量驻守的东赵保。张剑石派人把两面大鼓抬到街上使劲擂了起来,又抽出一部分守寨战士和民兵在街上跑操、高喊口号、高唱歌曲。寨外的敌人弄不清寨内虚实,不敢轻举妄动。守东门的张宏道派出一支小分队绕到敌人侧面发起突袭。敌人腹背受敌,惊慌失措,狼狈逃窜。张剑石带领部队追击,一直追到10公里以外才胜利返回。
昔日革命老区,而今变化喜人
1962年,赵保人民在这片掩埋烈士忠骨的土地上建立了宜阳县赵保烈士陵园。1978年,乡政府在陵园内建立纪念碑。每年清明节悼念烈士,已经成为老区的重要活动。
在英魂的守候下,解放后的赵保乡迎来了可喜的变化。目前,赵保乡已经形成了烟叶种植、花生加工、畜牧养殖、林业生长和劳务输出五大产业,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20元。
“现在老区群众是‘清早甜汤打鸡蛋,中午捞面四个盘,晚上糁汤油烙馍,坐在屋里把戏看’,日子越过越好了。”说起老区群众的日子,陈留道高兴地用一首打油诗这样描述。
“这次缅怀革命先烈,大家受益良多,我们真心希望革命老区的发展越来越好。”临走时,洛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新区营业所党支部书记杨光说。
■感言
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新区营业所党支部书记杨光:回顾历史和党的光辉历程,缅怀革命先烈,发扬光荣传统,一个党员是一面旗帜,在创先争优活动和工作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新区营业所办公室主任胡云启:重温入党誓词,点燃内心激情,弘扬赵保精神,永葆党员本色,加强政治学习,提升服务水平。
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新区营业所党员宋廷宇:此次活动让我们感受到党的阳光与支部的真情。工作人员的深情讲解,更将大家带入当时革命艰苦紧张的气氛中。
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新区营业所党员李新杰:此次活动让我们学习到老一辈革命者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真正体会到赵保革命精神的本质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