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运动,健康的人通过运动,可以让身体更加强健。然而,对于一些患有特殊疾病的患者来说,运动则是一把“双刃剑”。运动得当,有助于身体康复;运动不得当,则会适得其反。
1 脑血管病锻炼有其规律
脑血管病往往会使患者行动不便,例如偏瘫。而脑血管病患者是否该运动,该如何运动,很多患者存在如下误区:
误区一:药物治疗起决定性作用。
误区二:先从平地走练起、运动急于求成等。
据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杜敢琴介绍,脑血管病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不能忽视康复运动的作用。如果患者在患病后进行有效的康复运动,恢复健康或完全自理是有可能的。
脑血管病患者需根据人体运动学原理进行运动。例如,患者在完全不能自主运动、病情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被动运动,将瘫痪肢体进行功能位放置。
避免上肢下垂时间过长。否则会引起关节周围韧带松弛,导致肩关节脱位或半脱位,延迟上肢功能的恢复,所以,上肢不活动时,不要一直处于弯曲状态,可以借助枕头等物体使上肢伸直。
先练手部力量,再练协调性。我们经常见到很多脑血管病患者在手里不停地转动球状物体,以锻炼手部协调性。杜敢琴说,患者在患病之初,手部运动要先练习伸直运动,锻炼其力量,尽量不要握东西,在有了力量之后,再锻炼协调性。十指交叉扣紧,健侧的手可以带动患侧的手。如果双手交叉伸平,根据力学原理,患者站起来也会相对容易。
我们小时候学走路的步骤是先会爬,再学站,然后才行走。杜敢琴提醒,脑血管病患者的运动也要分步骤进行,要先练习坐,坐稳了之后再练习站立,站稳后才能练习走。如果患者还没有站稳就练习走是不可取的,容易引起踝关节、膝关节等关节的损伤。
下肢运动,先从上台阶练起。如果患者率先在平地上练习行走,很容易划着圈走,致使脚外翻,伤害关节。而上台阶可以锻炼屈肌的力量,这样可以增加腿部力量,再走平地,迈步就相对容易,避免划着圈走。
患者完全自理后,可以进行适量有氧运动,如散步,但是要避免运动过量。如有的患者觉得自己恢复得不错,每天走路、跳舞两小时,这样容易引起关节损伤或疼痛。最好坚持每周4次运动,每次运动1小时,也可以游泳,有助于保护关节。
2 糖尿病运动治疗分阶段
“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最主要的方法之一,糖尿病患者要迈开步子。”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田军航说,但是,根据患者患病阶段的不同,运动方式也会有所区别。
糖尿病患者如果处于患病早期,也就是说没有合并其他脏器损害,只是单纯的血糖高,适合大量运动,但是禁止无氧运动。有氧运动可以帮助患者在运动中消耗体内过多的葡萄糖,同时也可以减肥,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特别是在早期症状比较轻,血糖升高不是很明显的情况下,患者可以通过运动恢复正常,如每天坚持慢跑。
田军航说,一年前,他曾经遇到一个患者,血糖值一直比较高。该患者在患病后的3个月内一直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后来他逐渐减少胰岛素注射量,最后停止注射胰岛素。之后便开始运动,他每天都会坚持绕老城体育场跑10圈。现在这个患者不吃药、不打针,一切恢复正常。
而处于中晚期的糖尿病患者,即合并肾病、心脏病的,不适合从事强度过大的体育锻炼,应尽量采用个体化模式锻炼。即使散步,时间也不能过长,尽量不要超过1小时。因为运动会使身体代谢加快,增加心肾工作量,使病情加重,可出现手脚肿胀等症状。
3 腹式呼吸益于肺心病康复
很多肺心病患者认为运动是肺心病的大敌,得了肺心病,就应避免运动,以免加重病情。
市中心医院呼吸科主任、主任医师郑有光说,合理的体育运动可以改善肺心病患者的呼吸功能,促进其心脏血液循环,增强其抗感染能力,对身体的恢复是很有好处的。
肺心病急性发病期,患者暂时不要进行体育活动,应卧床休息,等病情好转后,再逐渐增加运动量,但要避免出现疲劳、不适感。
在肺心病的早期或缓解期,患者可适当进行一些轻微运动,如打太极拳,做柔软体操,散步,做腹式呼吸、缩唇式呼吸等,改善呼吸功能,提高身体抵抗力。但由于肺心病患者的体质相对较差,运动时一定要注意由慢到快,循序渐进。
肺心病患者的运动量应根据自身情况而定,如果每次运动过后没有出现不适症状,如心悸、咳嗽、咳痰等,说明运动量较为合适;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减少运动量,暂时休息。
注意每次运动开始时的脉搏次数、运动后的脉搏次数都不超过120次每分钟。
专家提示: 缩唇式呼吸可使呼吸道保持通畅,防止过多气体滞留在肺内,从而提高呼吸效率。具体做法是,呼气时口唇缩小,呈吹口哨状,慢慢将肺内气体吹出,每次呼气持续4秒~6秒,然后用鼻子轻轻吸气。可根据自己的感觉来调节缩唇程度和呼吸深浅,并使呼气时间长于吸气时间,一般呼气时间为吸气时间的2倍,每天练习数次,每次不超过10分钟或适当延长。腹式呼吸法即吸气时鼓肚子,胸部尽量不动;呼气时用嘴呼气,收腹。
4 放了支架,可随便运动吗?
心脏病患者,特别是放过支架的患者,在运动方面很容易有两个误区:
误区一:放了支架,可以随便运动。
误区二:放了支架,不敢做任何运动。
河科大一附院心脏内科主任医师王绍欣说,心脏病患者如果想运动,最好咨询有关医生,特别是曾经为自己做过手术的医生,并结合自己的年龄情况、血管情况、支架情况来决定进行哪类运动。例如,很多患者并不清楚自己曾出现心梗,以为放过支架后可任意活动,特别是年轻患者。而曾患有心梗的病人,在运动时,一般以慢跑和散步为主。没有患过心梗的病人,则可以增加运动方式,甚至可以适当地游泳。当然,心脏病患者还应以有氧运动为主。
王绍欣说,他曾经遇到一位老年患者,在做完心脏支架手术后,不敢进行任何活动,甚至不敢上楼梯,她担心运动会使疾病加重。其实,患者在呼吸比较通畅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散步等相对和缓的运动。人如果长期不活动,反而易患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