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平
中华文明原点何在?毫无疑问,在洛阳。
中华文明原点“今”何在?还答“在洛阳”,似乎有点底气不足。
底气不足缘于洛阳的现状:那么好的学术共识,没有被强有力地宣传出去;那么多的历史遗迹,没有被好好地整修、展示出来;那么多的文化符号,没有被认真地整合、包装、推介。于是,洛阳人只好常说:“我们先前阔多了。”
网友“吃火锅唱歌儿”在原帖中把“中华文明原点今何在”分解为对洛阳的“四小问”:如何整合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形成适合走向世界的文化发展格局?如何弘扬中国古老文明的号召力,吸引国内外创新人才将洛阳的文化资源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如何依托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引入民间资本和现代科技,打造著名的文化产品、文化企业?如何将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完美融合,打造我们的城市载体?
其实,这“四小问”不只提出了问题,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路径:整合、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弘扬古老文明并将其与现代文明融合。
是的,我们必须做好这篇“古”文章。
洛阳不必求大,但可以求“特”,这个特,就是古文化特别厚重之特、古文明特别灿烂之特,我们可以建设以“古”为特色的城市,一座随处可以浏览到、品味到古色古香的城市。
我们有这样的基础——那些地上地下、星罗棋布的遗址遗迹;
我们有这样的能力——明堂复原、天子驾六原地保护展示就是先例;
我们有这样的规划——文化为魂,水系为韵,牡丹为媒,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我们更有这样的梦想和激情——来自全体河洛儿女对辉煌历史恋恋不舍的追忆,以及由此派生的对美好未来孜孜以求的追寻。
做好“古”文章,既要寻求当下的突破,也要着眼长远的积累。这是一项前瞻性十足的基础工程,需要我们持续地做、认真地做、科学严谨地做。需要大投入,我们就努力筹资去做;不能在短期内转化为直接经济收益,也要克服短视心态努力去做。
做好“古”文章,既要大气磅礴,也要立足于实,把历史文化具象化。比如对“中华文明原点”,不仅要在洛阳人中形成高度共识,还要打造具体的文化符号,让人可以看得见摸得着,以便广泛宣传,使之成为国人乃至世人的共识。
做好“古”文章,既要尊崇“古”,也要联系“今”。“古”、“今”不是对立的,我们把“古”的文章做好了、做强了,一个古味十足、文化添韵、特色独具的洛阳城,其知名度、美誉度对人才、资金的吸引必将更加有力,才能为建设高度现代文明的城市找到具有洛阳特色的发展路径。
做好“古”文章,既要有危机感,更要有自信心。一座城市的兴衰沉浮,自有它的历史规律。洛阳的衰微不是一朝一夕,同样,追求复兴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如今,福民强市奏响了洛阳复兴新的号角,“把洛阳建成文化为魂的特色山水城市”的目标,更凸显出文化在洛阳决策者心中的分量。只要全市上下一步一个脚印抓好落实,未来的美景可以希冀。
洛阳,有过很多辉煌也有着很多遗憾,得到了很多也错过了很多,别犹豫,别争论,别观望,我们做吧!功,未必在当代;利,一定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