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本报“十问洛阳我作答”大型系列报道今日继续关注第三问——
洛阳在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中处于怎样的战略地位?
“迎接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浪潮,洛阳应该发力了!”昨日,针对“十问洛阳”的第三问,不少市民和网友发出这样的呼声。
产业升级离不开科技创新
手机尾号为“8991”的市民认为,洛阳要承接第四次产业转移,离不开资源、资金、人力等要素的支撑,但从根本上看,决胜未来的砝码是科技、知识、人才等要素。
具体来说,就是要以战略先导产业和战略支撑产业的骨干企业为重点,加强企业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以此为依托与省内外、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创新型企业开展产学研用结合的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同时,以洛阳现有的优势企业为核心,联合相关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升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我市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创新型企业培育力度,通过政策措施和各类科技资源支持,发展壮大一批创新型企业,并引导更多企业走创新驱动型发展道路。
网友“dzrdez”认为,承接产业转移,应当结合洛阳的特点和产业基础,培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高附加值或者高技术含量的产业。
洛阳的企业应注重营销
也有市民认为,洛阳一些产业的发展水平已经达到国内的先进水平,但是企业营销和宣传做得很不到位。
网友“ncfdzy”说,他1993年读大三时,曾经在一拖集团实习过一个月,后来回到山东工作。他注意到一个现象:像山东“时风”这样的民间小厂,能将自己的农用三轮车卖到全国各地,成为农业机械的知名品牌。对拥有资本、人才、规模优势的一拖集团来说,其生产的“东方红”应该具有比“时风”高得多的知名度、比“时风”广得多的销售区域。如果没有,只能说明企业在营销上出了问题。
解放军第一五○医院的李医生说,洛阳企业的营销不应各自为战,应当相互配合,协同作战。
他举例说,龙门石窟风景区可以与中航锂电、四季沐歌等知名企业合作打造一个照明、热水、供电都使用清洁能源的零排放景区,这样宣传效果和示范效应都非常强。
具体怎么做呢?他建议,四季沐歌可为龙门石窟提供一套太阳能热水系统,这样游客冬天到龙门石窟上卫生间,拧开水龙头就可用上热水。作为回报,卫生间内可以贴一个“四季沐歌太阳能为您提供热水服务”的告示牌,这会给游客留下很深的印象。这样一来,不仅景区服务档次提高了,企业的产品也得到了宣传。
同样,洛阳的高速公路服务区也可以安装太阳能、风能供水供电系统;城市区的路灯,可以使用集太阳能、风能和蓄电池于一体的路灯;还有酒店、医院、车站,这些设备都可以使用。
这样,外地客人在洛阳处处能看到、感受到新技术的好处,逐渐会产生一个“零排放洛阳”或“新能源洛阳”的印象,客人们有购买新能源产品的需求时,会首先想到洛阳,如此形成良性循环,何愁洛阳的新能源产业做不大、做不强?
吸引更多有影响力的企业来洛
要形成产业的集群优势,不仅要靠洛阳本地企业自身的努力,许多市民认为,应当与国内外有实力和有影响力的企业合作,吸引他们到洛阳来,与洛阳的企业一起发展。
市商务局局长曾丹梅表示,在新一轮产业转移浪潮中,我们要向投资者传递一个重要的信息:洛阳已经具备了人才、区域、产业基础等多种要素,可以为国际500强、国内500强、行业100强投资者提供更宽广的平台和载体。
网友“赵小乐”说,洛阳应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像耐克、台积电这样的世界级企业进驻洛阳。这样既发展了相关产业,又扩大了出口,还解决了洛阳富余劳动力安置的问题,同时提高了洛阳的知名度。
观点互动
我们热诚欢迎广大读者读完《十问洛阳》以后发表高见,提出方案和建议。请读者围绕第三问中的观点简要发表评论、提出建议及对这一问题的反思等等。本报将摘要刊发,共同思考我们城市的发展方向。参与讨论方式如下:
1.网络互动平台。登录洛阳网“洛阳社区”(http://bbs.lyd.com.cn/),点击《聚焦河洛》栏目中“十问洛阳”网帖跟帖讨论。
2.短信互动平台。您可将高见写成短信发送到106 5700 6036506,此短信按正常短信收费(每条1角)。
3.电话互动平台。您可拨打本报热线66778866发表看法。
4.电子邮箱互动平台。邮箱地址:ljx2005326@126.com
■见贤思齐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国家级示范区,规划范围为安徽省长江流域,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全境和六安市的舒城县、金安区,共59个县(市、区),辐射安徽全省,对接长三角地区。
示范区规划包括“一轴”、“两核”和“两翼”。“一轴”包括芜湖、马鞍山、铜陵、巢湖、安庆和池州6个沿江市,这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轴线;“两核”指合肥和芜湖,这是安徽省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两大增长极,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区域;“两翼”包括滁州市和宣城市,着力打造承接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
2008年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到皖视察时指示,安徽“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
皖江城市带是国务院批复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的六大城市群增长极之一。这一地区区位优势明显,是长三角向中西部产业转移和辐射的最佳区域,具有产业基础好、要素成本低、配套能力强等综合优势。
●四川3至5年内建成产业转移重要基地
四川省政府近日表示: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把四川建成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
今后,四川省将有重点、有目标地承接发展电子信息、生物、航天航空和现代中药等高新技术产业,装备、汽车等先进制造业,油气化工产业等能源矿产开发和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现代物流业、商贸流通业等现代服务业,纺织服装业、皮革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等优势特色产业等。
其中,四川省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汽车生产企业和国际知名汽车整车项目,建设西部重要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研发基地。
围绕建设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和成德绵钛产业带,重点承接发展含钒钢等精品钢材和钒钛高档产品,积极引进钨、钼、铜等深加工产品技术,推进稀土应用产品产业化发展。
此外,四川省还要抓住跨国公司产能整合、生产布局调整和国家推动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的契机,重点围绕便携式电脑、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等产品,积极承接国际国内加工贸易订单,接纳加工贸易企业。
(记者 李英杰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