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路军皮徐支队队部旧址。见习记者 赵俊善
摄 | |
在偃师市东南18公里处,是风景秀丽的佛光山区,这里曾是嵩山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是连接偃师、登封、巩义、伊川等地抗日斗争的“枢纽”。在佛光山区,有一处省级国防教育基地——“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简称皮徐支队)”队部旧址。
■感言
偃师市府店镇党委书记李现国:回顾党的历史,重温入党誓词,为党和国家鞠躬尽瘁。
偃师市府店镇民兵张继伟:参观“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队部旧址,是人生的一次特殊历练,更是一次难得的红色精神的洗礼。
敌退我进,皮徐支队进驻杨窑
6月13日上午,偃师市府店镇的10名党员来到位于该镇杨窑村的“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队部旧址。展厅里,五块展板上高度浓缩了皮徐支队创建嵩山抗日根据地的经过及其英勇抗日事迹。
1944年4月,日寇大举进攻豫西,偃师也遭到日本法西斯铁蹄的践踏。
根据毛主席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和“敌退我进”的战略方针,当年7月中旬,邓小平召见皮定均和徐子荣,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向河南敌后进军的命令,指示组建“八路军豫西抗日游击支队”,担负起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的先遣任务。
9月5日,以皮定均为司令员、徐子荣为政委的“八路军豫西抗日游击支队”(当年10月5日改名为“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在林县(今林州)郭家园成立。21日,皮徐支队渡过黄河,进入中岳嵩山地区,随后来到佛光山区的杨窑村,决定在此开辟豫西第一个抗日根据地。
杨窑会议,初创佛光抗日根据地
参观完展厅,党员们走上一个平台,平台上有一孔窑洞,这里就是豫西抗战史上有名的“杨窑会议”旧址。
1944年11月初,皮徐支队第三次来到佛光乡杨窑村,会合了佛光各路武装工作队,召开了豫西抗战史上著名的“杨窑会议”:
第一,35团1连由参谋长张介民率领前往宜阳东赵堡,开辟根据地并组成“伊洛特委”;3团以巩县(今巩义)为中心,开辟嵩山根据地;35团以登封为中心,开辟箕山根据地;组建嵩山、箕山工委和军事指挥部,统一领导各战略区的抗日战争和根据地建设。
第二,全面开展统战工作,尽量争取社会各方面的上中层人士,与我共同抗日。
第三,迅速建立和扩大地方武装,配合主力歼灭敌人,保卫根据地。
会后,支队、地委机关由杨窑村移驻定窑村,后迁佛光寺,全面开展佛光根据地的建设。
英勇抗日,战场发威震破敌人胆
随后,在皮徐支队的领导下,偃师大地上的热血群众齐聚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大旗之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游击战争,取得了许多战役的胜利。其中,最著名的当数“缑氏大捷”。
缑氏为偃师东南重镇,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是敌人控制伊洛平原偃南产粮区的核心据点,也是直接威胁偃师南部山区根据地的前哨。
皮徐支队决心攻歼该敌。1945年4月21日夜里10时,部队集结,由皮定均亲自指挥。22日凌晨战斗开始,各团突然发起攻击,尚在熟睡之敌措手不及、乱作一团……23日12时,35团攻破泰山庙,部分残敌逃向北后寺。24日拂晓,残敌被迫投降。此战,皮徐支队共毙敌大队长陈连升以下50余人,俘伪乡长奏敏修以下253人,缴获82迫击炮2门、轻机枪10挺、长短枪281支。
看完皮徐支队的英勇事迹,党员们深受感动,他们在旧址前重温了入党誓词,决心建设好先烈们用生命守护的家园。
新时期,国防教育基地讲历史
1945年9月,内战爆发前夕,遵照毛主席和党中央指示,“八路军河南军区第一支队兼第一军分区”(1945年3月,皮徐支队改名为“八路军河南军区第一支队兼第一军分区”)撤出豫西根据地,奔向桐柏山区与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五师会师,开始了新的革命征程。
皮徐支队虽然撤走了,他们的英勇事迹却在百姓中间流传——他们使用过的武器、电话、马灯、子弹夹等被百姓视为珍宝。2009年9月,“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队部旧址被定为偃师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后又升格为“河南省国防教育基地”,它默默讲述着“红偃师”的光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