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要落地转化,科研院所要能留住,洛阳应该做些什么?连日来,就“十问洛阳”第五问,市民、网友积极作答。
提升洛阳竞争力是关键
网友“三皇寨”说,科研成果在洛阳本地转化难,与洛阳经济活力不足、竞争力不强有很大关系。科研院所需要什么?人家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发展机会,子女教育”。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给科研院所提供更多事业发展的空间,才能给人才及其子女提供更好的条件,才能留住更多的人才和科研院所。
网友“钱塘潮”说,一些科研院所迁往外地,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没必要过分为此担忧。现在是一个人才、资金追求最大利润,迅速流动的时代,哪里有更多的利润和机会,哪里就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金。洛阳现在要做的是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提供好的科研环境、经济环境和生活环境,这样,一定会有人才、资金乃至科研院所“流”进来。
在美国加州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工作的夏杰最近回洛阳探亲。他说,美国的一些企业,尤其是搞科研的公司,并不急于向发达地区靠拢,而更倾向于相对较“冷”的地方,以降低成本,但要求所选地方环境好、交通便利、网络发达、购物休闲设施齐全。洛阳环境美、生态好,随着城市不断发展,交通、商业、城市公共设施等也在不断优化,如果政府能在政策、资金方面予以倾斜,并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将对科研院所有很大吸引力。
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市民林先生是我市某设计院的工作人员。他认为,科研成果要走出“象牙塔”,有许多体制需理顺。
林先生说,论文、专利和项目申请数量是很多科研单位最重要的考评指标。他举例说,农业育种有很强的应用性,但如果衡量和评价科研人员的成就主要靠论文,一些科研人员为了多出论文、快出论文,就会选择在温度、湿度都可控的模拟环境里进行试验,这样很容易得到预想的试验结果,写出论文。
而粮食作物都是生长在风吹雨打的自然环境中,温室中的种子在室外能否稳产高产,恐怕要打一个问号。
“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谁还愿意像袁隆平那样蹲在大田里吃苦?谁还注重科研成果是否实用?能否实现产业化?”林先生说。
他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科研成果转化的问题,要改变现有的考评机制和管理体制,一方面,要给予科研宽松的环境和稳定的支持;另一方面,要改变现有的评价体系,把评价体系与经济“实战”挂钩,对能大幅度提升企业生产效率、经济效益的科研成果要舍得奖励,要让科研人员充分享受到科研成果产业化之后的果实,科研人员才有投入产业化的积极性。
科研成果转化需要“经纪人”
科研院所如何才能更好地与企业实现对接?如何才能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
市民柴先生说,科研成果转化看似是一句话的事,其实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对技术、市场、金融、贸易、法律等诸多领域的了解,仅靠一个科研人员或课题组是很难完成的,应该引入“经纪人”参与。
他认为,科研成果转化本就是市场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借力行政方式,不如借鉴成功的市场运作模式。
手机尾号为“3314”的读者发短信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说,科研成果转化难,其实就难在我们的市场化远远不够,很多环节互相较劲。政府应该提供公平的交易环境和有力的法律保障,打开市场的大门,让更多的资本、人才、技术在洛阳能自由地交流、发展、壮大,它们“成长”起来后,就会回馈洛阳。
■话题预告
本报“十问洛阳我作答”大型系列报道下期关注第六问——洛阳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星火燎原”?
请登录洛阳网(http://www.lyd.com.cn/),点击《十问洛阳:中华文明原点的复兴之路》专题报道,详细了解第六问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