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下棋,我10岁时就离开家,住到了北京棋院。我的棋手生涯是从母亲转身的背影中开始的。
小时候,我的父亲在部队服役,是母亲和姥姥把我带大的。母亲的身体一直不太好,有几年甚至不得不休假在家。那时候,很多人家的生活都不宽裕,像我们这样的家庭,日子更是过得捉襟见肘。
我记忆中最深刻的,是自己12岁时与母亲的一次单独对话,从某种意义上讲,那次对话影响了我的一生。
当时,北京棋院希望我走专业运动员的道路,如果我的父母接受了北京棋院的建议,便意味着我不能像同龄孩子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而是要选择一条以运动员职业为特点的竞争性更强的人生道路。“我认为你应该去专心上学。”母亲很严肃地对我说。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全北京会下国际象棋的人可能也超不过100个,清华大学毕业的母亲当然无法接受自己学习成绩优异的独生女儿去当什么专业棋手。“我想下棋。妈妈,我答应你今后一定会上大学。”我像个大人一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当然,说话的时候,我还不懂“答应”二字意味着承诺,更不知道既做棋手又当学生意味着什么样的人生。母亲静静地看着我,直到今天,我都能回想起那一刻——一个12岁的女孩站在母亲面前,一颗悬在半空的心怦怦直跳。
听了我的话,母亲没再说什么,只是静静地看了我好一会儿,然后长舒了一口气,站起身去开门,母女间的谈话就这样结束了。应该说,我的棋手生涯是从母亲转身的背影中正式开始的。
母亲不是学教育的,客观地讲,也谈不上什么教女有方,但是她用母爱,用平等和尊重让年少的我感受到了充分的信任,这信任中传达了一个母亲对女儿无条件的支持。
与母亲谈话后的22年里,我一直在大大小小的比赛中打拼。当然,我也用实际行动兑现了当年对母亲作出的上大学的承诺。
母亲至今都看不懂我下棋时到底是赢是输,更逗的是,当我提起12岁时和她的那次对话,母亲总是笑笑,然后淡淡地说一句:“是吗?我早忘了。”
母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有母亲在身边,日子过得很幸福,我前行的脚步才踏实。
(来自谢军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