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培育与发展,中关村已具备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良好基础,正在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
——科技创新能力全国领先。中关村拥有国内乃至全球最密集的高端科技研发创新资源,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攻关的“国家队”和“主力军”。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关村国家级高端创新资源数量居全国第一。中关村拥有国家工程实验室37个,占全国总数的77.1%;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7个,占全国总数的47.4%;国家重点实验室82个,占全国总数的37.3%。此外,101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联想、百度、华锐、华为、腾讯、迈瑞等国内领军企业都在北京设立了研发中心。
中关村开展的一批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也使其占据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攻关主力军的地位。截至2009年年底,中关村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总计达1100余项,涉及核高基(即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重大新药创制等11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同时,一批产品和技术在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民生改善工程中得到示范应用。
通过研发,一批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和标准专利脱颖而出,迅速占领了产业发展制高点。由中关村企业牵头主导,参与制订修订的国际标准达100余项,年专利申请近15000项,其中发明专利所占比例超过60%。
——高端产业集群云集。作为我国信息网络产业的发源地,中关村已形成了我国基础最好、自主创新能力最强、产业链条最完善的信息网络产业集群。同时,在节能环保、生物技术、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初步形成产业聚集的态势,发展潜力巨大;在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有望取得重大突破,已成为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依托和主要载体。中关村不断探索实践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机制、新模式,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使中关村早日形成高端产业集群,成为高端产业集聚区,北京市统筹行政资源,在一区多园的基础上实施了高端产业集聚工程,打造中关村科学城(中知学H型区域)和南北两个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增强跨行政区的统筹协调服务能力,促进高端产业功能区与行政区的协调发展。同时,中关村吸引了大批优秀的海外高端创新人才,并通过核心人才引进核心团队、核心团队带动产业快速发展,与全球创新发展保持同步。
——成为创新驱动强大引擎。作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源地,中关村通过技术、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的推广应用以及先进管理模式的整体输出,为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东部沿海产业升级及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撑,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的强大引擎。
中关村未来的目标是,到2015年,在2至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拥有产业主导权,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创新成果和若干年收入百亿元以上的国际知名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模国内领先,有效带动首都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激励、科技金融、技术转移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取得一系列重要突破,基本建立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的产业发展环境;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