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1亿客家人的祖籍地和精神地标,洛阳如何利用寻根情结打好招商牌?如何将文化之力、亲缘之力、品牌之力变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品牌、平台、营销、服务、基地,缺一不可。
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踏上大陆土地,在北京大学向全世界说:“在台湾,我们有原住民,有客家人,而我们大多是‘河洛郎’。”河洛,就是洛阳。
让我们来晒晒根在洛阳的各大宗族的实力吧!仅以自称“河洛郎”的客家人为例,广东有2100万客家人,香港有200万客家人,福建有500万客家人,浙江有100万客家人。不仅如此,客家人的影响力已经扩展至全球,超过80个国家都有客家人的身影,其中美国有30万客家人,新加坡有20万客家人,马来西亚则有125万客家人。
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客家人大都分布在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其中不乏大企业家、投资者和政府高官。这一点从每年全球客家恳亲大会的盛况就可见一斑。
然而,虽然这一恳亲大会举办得轰轰烈烈,但作为全球客家人精神地标和发源地的洛阳,总显得落寞无声。
洛阳到底缺什么?
一缺品牌。请看广东河源喊出的口号——“客家古邑”,请看广东梅州打出的招牌——“世界客都”,这些不仅作为城市品牌远播海内外,更使全球客家人对这些城市形成了精神上的认同。
二缺平台。全球客家恳亲大会至今还没有在洛阳举办过一届,这直接反映了洛阳没有用直接的手段把全球1亿客家人的精神圣地变成文化的平台、亲缘的平台、招商引资的平台。
三缺营销。试问,希望能够帮助洛阳发展的“河洛郎”们,有多少知道洛阳的发展现状?有多少理解洛阳的核心竞争力?又有多少清楚洛阳未来的发展愿景?
四缺服务。亲情需要维系,招商需要服务。洛阳至今没有推动建立一个以宗族情缘为纽带的大网络,更不用奢谈为“河洛郎”们在洛阳投资兴业提供针对性、个性化的政府服务。
五缺基地。试看30多年来台资在大陆的投资路径,从珠三角的东莞到长三角的昆山、苏州,下一站在哪里?毫无疑问是中部。这从已经落户洛阳的台塑集团、落户郑州的富士康就可见一斑。但洛阳目前还没有类似东莞“台湾高科技产业园”这样针对台资进行个性化发展、针对性服务的创业基地。
从“五缺”到“五全”,笔者希望洛阳能真正打好手中的好牌,将文化之力、亲缘之力、品牌之力变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