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采自伊河的桃花水母 |
| 当年采自洛河的桃花水母 (资料图片) |
|
□记者 邓超 通讯员 温黎凯
直径不足两厘米、通体透明、柔软如绸、在水中飘忽不定,这种宛若精灵的水生物,估计很少有人见过。近日,嵩县的张立文在伊河中发现了这种罕见的水中精灵,经鉴定为“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意外:伊河游泳的不经意发现
张立文是嵩县前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职工,6月底的一天,他独自在嵩县境内的伊河中游泳,突然发现身边有一些小伞一样的东西在轻轻游动。这些晶莹剔透的小精灵呈圆盘状,直径不足两厘米,细细的触须柔软如绸,裙边随水波上下浮动,像极了飘落水中的桃花。他愣了一下,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个科普节目,脑中闪出一个念头:难道这就是有“活化石”之称的桃花水母?
求证:专家确认就是桃花水母
欣喜过后,张文立找来一个塑料瓶,小心翼翼地采集了几只小精灵,到嵩县水产局求证。“是,绝对是桃花水母!”嵩县水产局的水产研究专家李来军给了他肯定的回答。
李来军告诉张立文,桃花水母又名“桃花鱼”,是一种最原始的无脊椎腔肠动物,也是唯一生活在淡水里的水母物种,最早出现于5.5亿年前,比恐龙出现得还早,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活化石”。
昨日下午,记者将张文立所拍的桃花水母照片和视频传给了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老师朱文文。朱文文曾就读于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系,她的老师和振武是我国著名的桃花水母研究专家。
惊喜:这是在伊河中首次发现
“这是在伊河中首次发现桃花水母,很难得!”朱文文说,虽然地球上已发现的11种桃花水母中有9种在中国,但由于近年自然环境逐渐恶化,目前我国能常年采集到桃花水母的地方也不过两三处,这一稀有物种已濒临灭绝,故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据了解,2002年3月,我国已正式将桃花水母列入《中国红色名录》,将其划为世界保护级别最高的“极危生物”。
为什么桃花水母会在伊河中出现?朱文文认为,这和伊河上游及支流水质的改善有很大关系,因为桃花水母只能生活在无污染、人为痕迹较少的水域,同时对酸碱度和温度都有极严格的要求,少许的污染或其他的水质变化都可造成区域内桃花水母的死亡甚至绝迹。
“桃花水母很珍贵,如果人们都去采,水质再好它们也无法安然生存。”朱文文说,由于此次桃花水母是在开放的伊河滩中发现的,保护起来非常困难。
记忆:桃花水母曾现洛河
《洛阳晚报》的老读者可能还记得,2005年,桃花水母曾在洛河中两度出现:当年的7月4日,洛阳第二外国语学校的师生在洛河市区段意外发现桃花水母;5天后,偃师人常朝杰又在当地洛河下游发现。当时河南师范大学教授和振武鉴定:洛河中发现的桃花水母的品种属于信阳桃花水母,这也是黄河流域首次发现桃花水母,意义重大。
(伊河桃花水母图片由张立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