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6版:洛阳·聚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山青了 水绿了 荒山秃岭变美了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1 年 7 月 23 日 星期    【打印】  
百年龙门比照看
山青了 水绿了 荒山秃岭变美了
□记者 李英杰/文 记者 赵朝军/图
  关野贞所拍的照片中,东山显得单调而寒碜。 (资料照片)
  如今,站在西山望东山,山清水秀,美不胜收。
  在日本学者关野贞所拍的50余幅照片中,有一张照片显得十分“孤单”——这是其中唯一的一张龙门东山的照片。照片上,荒山秃岭间坐落着几处寺庙建筑,一条细长的山路从南向北迤逦通向寺庙,偶尔一两处洞窟也显得突兀而寒碜……整个画面看起来十分单调,其沧桑的格调和今天东山山清水秀的面貌大相径庭。拿着这张照片,记者近日来到东山,查看东山百年来的风云变幻。

  1  看经寺门楼

       仍保存完好

  老照片上的中央偏左位置,有一座砖瓦结构的门楼,这是清代所建的看经寺门楼。如今,这座门楼依旧保存完好,门额上刻着“看经寺”三个字,只是“门虽设而常关”。

  看经寺是武则天为唐高宗开凿的,是一座禅宗的洞窟。门楼后面,就隐藏着东山最大的洞窟。洞顶雕有莲花藻井,周围环绕着4个体态丰润、形象优美的飞天。洞内东、南、北三壁在高1.2米的台基上有29尊罗汉像浮雕,身高在1.8米左右,相传是从摩诃迦叶到菩提达摩29位西土“祖师”的形象,神态刻画细致入微,既统一又富于变化,栩栩如生,是龙门石雕罗汉群像中的杰作,放眼全国,它们也堪称整个唐代浮雕作品中最为精美的一组!

  门楼南面的几处窟龛,在百年中也几度沉浮。它们先是因修建道路被掩埋于地下,在近年的保护性发掘中,才又重见天日。

  除了那个门楼外,看经寺临河的一个院落,如今已荡然无存,变成了大渠和道路的一部分,同时消失的,还有擂鼓台的一处建筑。

  擂鼓台位于龙门东山的最南端,因唐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巡幸香山寺,在此置擂鼓司而得名,由于依崖并列开凿了三座石窟,所以又称为“擂鼓台三洞”,是龙门石窟中密宗造像较为集中的一个大型石窟。

  经过数年的整修,截至今年春天,围绕着擂鼓台北洞、中洞(大万五千佛像龛)和南洞,这里已经建成了一座完整的封闭式园区。园区内绿树掩映,栈道和桥梁把各处位置偏僻的洞窟连在一起,形成了龙门石窟一个新景点。

  数年前,在龙门石窟的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在东山发现了更早的龙门古道和新的石窟造像。近年,考古人员更是在擂鼓台三洞窟前发现大量的考古堆积层,其年代从宋、唐时期至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土石刻造像、建筑构件、铜钱、瓷器、陶器等文物1700余件。记者来到此地时,中洞处于关闭状态,仍在进行考古发掘工作——这处曾经被冷落的区域,如今已成为一处“宝藏”。

  2  基础设施日趋完备

  老照片上,建筑群和石窟的下方,只有一条断头的土路蜿蜒其间。如今,一条宽阔平整的公路在原路的下方,方便着行人和游客,这条路曾经是洛阳市区到南部山区的必经之道。龙门石窟申遗成功后,景区东、西两山被完全封闭起来,这条路就成为东山的一条游览道。

  除了这条道路外,如今龙门东山的基础设施也日趋完备,东山也成为龙门石窟景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2年以前,东山的各个洞窟基本处于荒野中,不具备看管条件,被附近农民居住,用作炊事或临时工棚。1982年开始,这种状况开始有所改变,先是大万伍佛洞前开始修建围墙,还建立长廊,把山上各处的石刻陈列于此处进行保护;之后,万佛沟入口处也被封闭,沟内文物开始得到保护;看经寺的围墙也被加高,门楼也被翻修,各个洞窟开始得到有效保护。

  如今在南面的伊河河面上,一座漫水桥横跨其上。漫水桥西接游览道尽头西山脚下,东达擂鼓台下。这座桥于1984年10月完工,全长211米,下有6孔,为行人桥。大桥的修成,使游客不必走回头路,即可漫步过桥,游览东山景色。

  为了方便游客游览较为偏远的石窟和景区,如今管理部门还修建了万佛沟桥、山间栈道和护栏等,使游客可以轻松到达任何一处开放的石窟和佛像。

  游览道的下方,还有一条大渠贯穿南北,这是“伊东渠”的一段,是民国时代军阀张治公于1943年回乡后修建的。如今,这条大渠依旧水量丰沛,灌溉着沿线的良田。

  如今在看经寺门楼西面的河岸上,东山礼佛台已经成为新的一景。游客站在礼佛台,对岸龙门石窟的精华——奉先寺等尽收眼底。这里是远眺龙门石窟的绝佳之处,也是龙门举行各种庆典活动的首选位置。

  3  昔日荒山秃岭

       如今山清水秀

  记者漫步在擂鼓台景区,阵阵香气扑鼻而来,但找遍四周也难觅香气来自何处,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香葛吗?

  东山,古代又称“香山”,其得名就因当年此地遍种香葛。安葬在东山北侧的白居易,晚年隐居香山,自号“香山居士”,还斥资重修了香山寺。在一篇文章中,他写下了这样的句子:“洛阳西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山色”自古就是“洛阳八景”之首。

  然而看了老照片中的东山,你恐怕很难把画面中的景色称为“山色”:既无草木葱茏之盛,又无山高水长之秀,就连伊河河床,也如干涸的戈壁……

  同样的位置,今天的人们站在对岸的西山远眺,青山绿水扑面而来,亭台楼阁和石窟交相辉映,南面的湿地,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怎一个美字了得!

  2001年年底,龙门石窟段的伊河开始建坝蓄水。自此,龙门石窟景区,出现了700亩碧波荡漾的美景,“龙门”二字方才有了水的魂魄。

  水绿了,山也青了。民国时期,驻防洛阳的军阀吴佩孚就开始发动群众对龙门进行绿化。新中国成立后,绿化龙门更是成为人民政府的一项重大举措。从1958年到1993年,义务植树前后持续了30余年,方才有了今天的秀美山川,东山才成为体现龙门山水之美的绝佳之处。

  (感谢龙门石窟研究院焦建辉先生对本文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