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系列小说连载——建党伟业
在上海这段时间,对毛泽东而言无疑是艰苦的。彼时的上海,全职人家尚不能保证温饱,毛泽东等人半工半读,根本无法保证基本的生存问题。唯一能让毛泽东感到欣喜和安慰的,就是经常能和陈独秀、李达等人交流学问和思想,探讨马克思主义。
进入7月,随着谭延闿率湘军入湘,张敬尧出逃,驱张代表团完成了历史使命。毛泽东随即准备返回长沙,临走之前,他去拜会了陈独秀。
这是他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最后一次见陈独秀,这次见面,陈独秀委托给他一个任务,让他回去以后在当地组织共产主义小组。
陈独秀对他说:“润之,你创办的俄罗斯研究会已经完成其历史使命了,现在我们应该进行更深入的工作。俄国共产党派代表来指导帮助我们建立中国共产党,这是我们的一次机遇,我们应该牢牢抓住。我读过你写的《民众大联合》,里面的一些想法和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是契合的。润之,你知道《湘江评论》为什么会被查抄吗?因为你已经触犯了当权者的利益。要使这类先进的报刊得以光明正大地存在,我们就必须进行革命,推翻腐朽落后的封建军阀。现在,我们正想方设法在全国各地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我希望你回到长沙以后,能够动员当地的进步力量,也成立这样一个组织。润之,你能做到吗?”
“先生,我会努力的!”毛泽东如此答复陈独秀。后来证明,他的努力也确实是成功的!
初回长沙的毛泽东享受了英雄般的待遇。作为驱张代表团的团长,他的工作得到了长沙各界的认可,他们组织了盛大的仪式欢迎驱张英雄的回归。这热烈的气氛让毛泽东对湖南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让他不禁联想到:或许不需要过激的革命,湖南就能真正走上民主自由之路。
这样的想法却没能保持多久。诚然,新任湖南督军谭延闿确实要比张敬尧开明进步得多,但对于追求湖南自治的毛泽东而言,这是远远不够的。在上海的遭遇对他是个刺激,让他第一次意识到了社会是多么不公平。而陈独秀等人的努力,则让他意识到,要想让国家早日走上强盛进步之路,非有革命已经取得成功的俄国的帮助不可。
毛泽东回到长沙的第一件事,不是响应陈独秀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嘱托,而是根据李大钊的建议,加紧筹备文化书社。在与何叔衡、陶斯咏等新民学会会员交谈时,他认为当务之急在于启迪民智,而启迪民智的方法就是开办书店,传播文化。
谭延闿听说毛泽东要开办书社,不仅口头上给予大力支持,还亲自题写了“文化书社”四个字。文化书社正式成立于8月2日,真正投入运营却是9月9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书社运营需要大量资金,而这正是当时囊中羞涩的毛泽东所不具备的。本着稳固信用原则,他不愿向人赊欠,以至于本钱太少,周转颇难。就在这个时候,他想到了李大钊。李大钊联合胡适,立刻向毛泽东伸出了援助之手。因他们两人出面介绍,毛泽东得以免去押金,从北京大学出版部源源不断地获得书源。
文化书社的创立,为马克思主义在湖南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毛泽东响应李大钊号召经营这个书社,目的就是在湖南建立一个研究与传播革命真理、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阵地,所以在经营理念上,书社始终坚持专门经销新出版物,售价只比进价多收了手续费和邮费,在长沙很受欢迎。
文化书社一共存在了7年,随着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后期它已经成为秘密联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