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七号院的三位“院长”。 |
|
在老城区青年宫社区的太平街上,有两个特别的小区——17号院和19号院。这两个小区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它们在社区的安排下实行了楼院自治。
原来,这两个小区最早由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后勤部门进行管理。2002年,该房地产公司后勤部门迁走后,小区陷入了混乱状态:绿化没人管,垃圾无人清,东西总是丢,居民们苦不堪言。
青年宫社区决定采取措施改变两个小区的状况,可是,请物业公司来管理的话,费用太高,不太现实。怎样用最低的成本换来最好的效果呢?社区副主任耿晓兰等人深入小区,与居民座谈,寻找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她发现小区里有些退休人员,他们有威信、有能力,也很热心。那么,能不能让他们带领居民实行楼院自治呢?
有了这个想法后,耿晓兰等人在两个小区选出了孙爱云、冯六堂等6位退休人员,并下了聘书,聘请他们当两个小区的“院长”。
如今,在这些“院长”的管理下,两个小区的面貌大为改观:环境美化了,空气清新了,东西不丢了,邻里关系也改善了。问起其中秘诀,“院长”们说:“没啥,就是我们用心了。”“用心”二字说着容易做着难,具体来说,他们的“自治秘诀”如下:
第一,主动了解居民情况。17号院居民有的是回迁户,有的是企事业单位职工家属,情况各不相同。他们就主动上门走访,详细了解各家的情况,并进行记录。
第二,把居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小区代收水费时,由于还没有进行“水改”,很多居民家都是3个或4个水表,他们就挨家挨户一个一个地抄,一点一点地算。17号院常有小偷“光顾”,“院长”还担起了小区的安全工作。
第三,为居民树立榜样。有些居民乱丢垃圾,“院长”就跟在后面,他们前面丢,“院长”后面捡,让他们感到羞愧不已。慢慢地,居民们养成了好习惯,很少再乱丢垃圾了。
如今,在几位“院长”的带领下,两个小区秩序井然。社区也常把他们集中起来,问他们有什么困难,帮他们出主意、想办法。
“我们社区基础设施薄弱,很多工作不好开展,这些‘院长’帮我们做了很多事。”青年宫社区副主任耿晓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