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晚上,侯凡忠夫妻唱歌,两个儿子在一边玩耍。 |
| 晚上离开时,小儿子已在李江华怀里沉沉睡去。 |
|
北京的地下通道里,唱歌者众,但拖家带口做流浪歌手的并不多。每天晚上,河北邯郸农民侯凡忠和妻子李江华都会出现在中央音乐学院附近的地下通道里,唱他们拿手的《大海》、《纺织姑娘》、《泉水叮咚响》……不远处的角落里,两个幼子相伴玩耍。
1 42岁的农民进北京“冒险”
8月3日,已过晚上8点,地下通道里来往的人并不多。偶尔会有人经过,往两人面前的包里丢下一元钱。
没人陪着玩,7岁的大儿子无聊地拿着一张报纸玩耍。歌声有时会停顿一下,李江华需要踮踮脚,望一眼几米外的小儿子睡得是否安稳。
3个多月前,侯凡忠夫妇还在河北邯郸种着勉强能收回成本的5亩棉花地,期盼着棉籽的价格会上涨一些。只不过,他们俩和全国数以亿计的农民相比,还有那么一点不一样。
“我10多岁时得到了一个口琴,便迷上了音乐,后来自学了吉他。”侯凡忠说,他心里明白,音乐这玩意儿,不能当饭吃,也填不饱肚子。
今年3月底,侯凡忠在网上看到北京一家电视台“草根才艺秀”的海选。4月,他终于登上了梦想中的舞台,尽管只是海选,最终也没什么结果。
“比赛后我决定继续留在北京,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过下去了,我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追求自己的梦想。”这个农民做了一个“不安分”的决定。
步入中年的侯凡忠,在42岁时突然开始“冒险”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一个月后,妻子李江华带着儿子来到北京,要和丈夫一起实现梦想。这个29岁的妻子从未觉得丈夫的做法天真得不切实际,也没有为挣不到钱担心过。
“我们两个就是因为音乐走到一起的。”李江华说,她与侯凡忠是一个村的,从小喜欢唱歌。16岁的时候,她就被侯凡忠的口琴和吉他吸引。“谁还没个梦想?要是没梦想,不就和木头人一样了?”她说。
2 “孩子跟着我们很幸福”
妻儿的到来,让侯凡忠成为北京城不多见的拖家带口的卖唱者。每天晚上7点半,两个儿子就跟着父母坐车到这处地下通道。父母唱歌时,哥哥会带着弟弟玩耍,或者在路边酣睡。两个多小时后,一家人才坐上末班车,颠簸40分钟回家。
“就是为孩子着想,才把他们带在身边的,孩子跟着我们在北京很幸福。”侯凡忠说,让两个儿子留在老家才是残忍的。
时间长了,附近熟悉侯凡忠的人,会给他的两个儿子买水果、买牛奶,这让第一次出远门的侯凡忠觉得北京人真好。小小的帮助,都让他的内心充满感动。
3 说不清楚的梦想
再感动,侯凡忠还是得为一家四口的吃喝发愁,白天他做一些力气活,晚上就会守在这个行人不多的地方唱歌。他有自己的想法,“附近就是359路公交车的起点站,不用换车就能直接回住的地方,省钱”。
其实,侯凡忠留在这里,还有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离中央音乐学院近,他感觉离自己的梦想也更近了一些。他想:“音乐学院的老师也许会从这里路过,万一哪个老师给我指点指点,不也是一种提高吗?”
妄想?做梦?侯凡忠并不这么觉得。不过,什么时候梦想才能照进现实?自己的梦想究竟是什么样的?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他只知道,能够唱歌就很快乐,一家人在北京坚持下去,就是幸福。
8月3日晚上9点45分,李江华抱着熟睡的小儿子,吃力地往几百米外的站牌走去,大儿子跟在后面,最后是拖着沉重音箱和吉他的侯凡忠。昏黄的路灯灯光把一家四口的身影拉得很长。临走前,李江华唱的最后一首歌是《映山红》。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歌词简单,曲调婉转。 (据齐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