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志纲(中)在白马寺考察。 |
|
□记者 程奇 文/ 王志纲工作室/图
■上期提要 昨日本报刊登的洛阳“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战略策划独家访谈之四——《战略决胜,洛阳的“王者归来”之路》,深度解析了“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应当具备的基本要素,阐明了洛阳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四大战略”和“四大战略突破路径”,洛阳未来城市发展的战略走向已经基本明晰。
▲▲战略定位:世界级古都文化休闲目的地
记者:“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这一洛阳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已经明确。那么,围绕这一目标,洛阳的战略定位应该是什么?
王振宇:世界级古都文化休闲目的地。
记者:世界级古都文化休闲目的地?
王振宇:是的。洛阳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世界级”是“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内在要求;“古都”是洛阳的本色,也是洛阳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魅力所在;“文化”是洛阳的灵魂,也是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核心吸引力;“休闲”则是“国际文化旅游名城”重要的实现平台和实现方式。洛阳的文化资源具有世界级吸引力,因此其旅游发展应当接轨世界文化休闲体验潮流,以世界级文化休闲目的地为圭臬(nie)。
打造“世界级古都文化休闲目的地”,就是要把洛阳拥有的文化、文物、自然山水资源变成支撑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要素,形成国际化旅游产品、国际化休闲平台、国际化节事活动,打造具有浓郁东方色彩和鲜明识别符号的“东方神都”,让全世界的人都来洛阳领略古都风采,品味河洛文化,放松身心休闲。
▲▲战略布局:“一心两翼”
记者:在前面的访谈中,您已经给我们详细介绍了王志纲工作室把洛阳打造成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核心理念、战略思路以及洛阳的核心竞争力、形象定位、功能定位、战略定位等,那么,着眼洛阳全域,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从空间上该如何布局呢?
王振宇:“一心两翼”。
洛阳拥有很多文化旅游资源,要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当前最重要的不是做加法,而是做减法,强干弱枝,众星拱月。在空间布局上,要根据“寻找共性,突出个性”的原则,对现有资源进行广义上的整合,形成大的功能分区。
王志纲工作室按照这一思路,对洛阳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梳理,认为可以归纳为三个大的板块,名之为 “一心两翼”。其中,“一心”是“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中心”,主体区域是当前的城市建成区和正在建设的洛阳新区;“两翼”分别是城市区以北的“黄河风情旅游区”和城市区以南的“伏牛山山水度假区”。
▲▲突出重点:倾力打造“一心”
记者:在大的战略布局中,要格外突出“一心”?
王振宇:对。在洛阳“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整体战略布局中,其核心就是全力以赴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中心”。在目前的城市建成区内,历史形成的“五都荟洛”五大都城遗址中,有两个坐落在市中心,一个是周王城遗址,另一个是隋唐城遗址。这是洛阳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中心”的极佳禀赋。要围绕这个平台,构筑能够体现古都文化精华的示范区。同时,还要拉通洛阳南北轴线,展现洛阳历史上的皇家风范,并围绕伊河、洛河两个水系建成洛阳的两条重点文化及景观轴线。
记者:那么,这个“一心”的空间布局该怎样展开?
王振宇:可以归纳为“一核、一轴、两带”。所谓“一核”,指的是帝都文化核;“一轴”,是指皇家风情体验轴;“两带”,则是指洛河文化体验带和伊河生态休闲带。
记者:帝都文化核该如何打造?
王振宇:帝都文化核,应该是集遗址保护、博览展示、文化艺术、休闲体验、文化演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洛阳文化客厅。目前,以洛河北岸正在复建的明堂、天堂为核心的古都遗址,均是以观光产品为主体,还形不成洛阳的文化客厅。洛阳要建设“世界级的文化旅游休闲目的地”,亟须一个景观好、文化氛围浓厚的区域作为展现古都休闲形象、体验帝都文化的载体。从空间结构看,位于洛河南岸的隋唐城遗址里坊片区无疑是帝都文化核最好的承载平台。
记者:“一轴”也就是皇家风情体验轴,怎么打造?
王振宇:所谓皇家风情体验轴,就是拉通北至上清宫、南到龙门石窟的古都文化龙脉。恢复隋唐古城中轴线上的“七天”标志物。女皇武则天把洛阳更名为“神都”,中轴线上的重要地标物更名为“七天”,对应了天上日、月和东、西、南、北、中的五星,以应象天法地、天人合一。
记者:中轴线“七天”,怎么讲?
王振宇:“七天”,是指中轴线的核心布局,从南到北依次是:
天阙,即龙门“伊阙”,皇城、都城轴线上的南部景观对应天上的“天阙星座”。
天街,即“定鼎门大街”,道路十分宽阔,路边杨柳扶疏,间植桃、李、石榴,中间为3条道——居中为“御道”,两侧有水渠和平民道。“天街”对应天上的“天街”星座。
天津,即“天津桥”。洛河喻意“天河”,其桥喻意天上的“天津”星座。
天门,即宫城的南正门“应天门”,对应天上的“天门”星座。
天宫,即“明堂”,亦名“含元殿”、“通天宫”。
天堂,即“天堂”,其内立有大佛像。
天枢,即在皇城正门端门外、天津桥头所立的都城“颂德”纪念碑,对应天上的“天枢星”。
刚才所讲的“一核”和“一轴”,共同构成了“一心”的主脉络。但仅有“一核”和“一轴”是不够的,还不能称之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中心”,还需要形成“两带”,即“洛河文化体验带”与“伊河生态休闲带”,以支撑起“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中心”的基本框架。
▲▲洛河文化体验带:形成“东方神都”旅游热潮
记者:您所说的“两带”格局,暗合市委、市政府“水系为韵”的战略思考。
王振宇:在中国中西部和北部的城市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水资源缺乏。洛阳却是个特例,堪称“北方威尼斯”,伊、洛、瀍、涧,四水穿城。水城,最大的好处就是人类宜居,充满水灵灵、活脱脱的清新恒久魅力。四条城市河流中,洛河、伊河的地位尤其重要,伊洛文明是河洛文化最核心的部分。著名学者王鲁湘曾经说过,世界文明的发源地都集中在“两河”流域,但世界上没有哪两条河流能够像洛河与伊河这样,虽然河道不长却孕育出了一个文明的高峰。所以,在王志纲工作室的战略布局中,洛河文化体验带和伊河生态休闲带这“两带”地位崇高。
记者:洛河文化体验带该如何构思呢?
王振宇:洛河是洛阳的母亲河,也是河洛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历代洛阳城几乎都是沿洛河或跨洛河而建,洛河是洛阳千年帝都的精气神所在。因此,洛河理当被打造为古今辉映、传统与时尚相结合、老少皆宜、贵贱相得的文化体验高地。
记者:洛河文化体验带如何打造?
王振宇:一句话:水岸互动,打造河洛不夜城。
第一,我们要做足水上夜游文章,形成“缤纷洛河夜,休闲水天堂”的效果。可以考虑沿洛河两岸,以五彩灯光铺垫,开设琴船、歌船、书船、戏船等特色水路交通工具,开展水上民俗旅游活动,打造水上夜游系统。让游客在观览沿岸风物的同时,亲身体验洛阳的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
第二,做好水岸休闲呼应。里坊街区等休闲设施尽量滨水布局,并在沿水岸线建设各类建筑形态的亭台坊阁榭阙桥堤,用作酒吧、茶室、歌厅、舞台、SPA水屋等,形成水面与岸上休闲互动。
记者:洛河文化体验带,从空间上怎么布局?
王振宇:以洛河为轴线,从西到东,依次形成上阳文化园、东周商旅城、丝路风情园三大主题文化区。
上阳文化园:在涧河与洛河交汇处,结合上阳宫的建筑特色及文化内涵,打造集文化体验、星级酒店、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体验区。另外,做好涧河的生态休闲带,在沿线开发工业遗产保护区等项目。
东周商旅城:在洛阳电视塔处,以东周文化为主题,打造集文化、商业、商务、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商旅综合体。可以考虑建设东周王城大酒店、中式商业综合体、中式公寓等。东周文化的展示重点在建筑符号、文化雕塑、周礼展示等方面。
丝路风情园:隋唐时期,全国物资通过运河集中到洛阳,再通过丝绸之路运往西域。洛阳是丝路起点,并具有丝路文化与运河文化紧密相连的特点,以丝路文化为线索,在瀍河上打造丝路文化风情休闲区。除了修建丝绸之路博物馆与展览馆外,应利用引黄入洛工程带来的水资源优势,将瀍河一水两岸打造成具有浓郁异域风情氛围的休闲旅游区,合理整合清真文化以及古典欧罗巴文化,体现历史上洛阳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多元文化特色,使瀍河成为与洛河呼应而又截然不同的文化休闲载体。此外,应考虑与明清古街区进行有机结合,逐步形成一个综合旅游片区。 (下转A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