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在我们那个偏僻的小山村,有3个农村娃接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村里连演3场电影庆贺,成了特大新闻。
那时候,农村娶媳嫁女、新房落成等,演场电影庆贺成了“村规”。谁家不这样做就会被人看不起,落个“铁公鸡”的外号,在人面前矮三分。
我们这个小山村,这一年竟出了3个大学生,邻村人羡慕不已,说我们村是藏龙卧虎的风水宝地。全村人扬眉吐气,那高兴劲儿甭提了。
张家的跃军,王家的国庆,李家的胜利,十年寒窗修成正果,确实值得热热闹闹庆贺一番。但在那缺衣少食的年月,人们哪有多余的钱“潇洒”啊!
村里有个谢老师,人称“智多星”,谁家有红白大事总爱找他出主意。有一天,村里开群众大会,他就此事发表高见:摆几桌水席吧,花销太大,大家还要受东奔西跑之累。咱们不如化繁为简,我给三家各写一副大红对联,上联:十年苦读梅花开喜鹊登枝;下联:寒门骄子跃龙门扬眉吐气;横批:金榜题名。
“智多星”接着说:“另外,三家各出30元,咱们包电影,让村委会主任宣读“嘉奖令”,给每名考生及其父母戴大红花,撒些瓜子、花生、糖果,放500头一挂的鞭炮,正合喜从天降、大吉大利之意。”
大家鼓掌同意,然后选定良辰吉日,三家依次放电影。张跃军家首放电影时的情景令我记忆犹新,十里八村的人奔走相告,村小学大操场上人山人海,像赶大集一样热闹。
3天看3场电影,大家看得过瘾,都感谢这3个争气的考生和他们的父母。
30年过去了,张跃军、王国庆、李胜利早已成家立业,在各自的岗位上多有建树。他们默默无闻地反哺着家乡人,捐资助教等公益活动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如今,每月在村文化大院看一场免费电影已是小菜一碟了。 (孟津县 李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