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米的,买面的,买鸡蛋的……昨日中午,虽然秋雨绵绵,但西工区行署路农副产品市场内一家粮油店里的顾客仍络绎不绝。
小店的生意为什么这么红火?店主王万忠、朱景环夫妇这么说:做生意就得能吃苦,能坚持,对得起顾客。
进城后,帆布篷里卖粮油
王万忠、朱景环夫妇来自伊川农村,进城前以种地为生。1992年年底两人结婚,第二年有了孩子。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使他们开始考虑“要干点什么事儿”。夫妻俩说,那时候,村里不少人都外出干建筑活,但他们觉得干建筑活难以长久,不如尝试做生意。在洛阳市区做生意的亲戚建议他们到市区做粮油生意。“柴米油盐家家户户都需要,再说当时粮油店也不多。”王万忠说,夫妻俩一合计,觉得开粮油店可行。
“把家里的粮食粜了(音tiào,卖的意思),又借了点钱,总共凑了七八千块钱。”朱景环说,1994年,她和丈夫带着孩子来到洛阳,在行署路上支了个帆布篷,开起粮油店。
别看这帆布篷很简陋,可在创业初期,它帮了夫妻俩的大忙:两人白天在篷里做生意,晚上在篷里打地铺睡觉,一日三餐也在这里解决。“我们在帆布篷里一共过了5个春夏秋冬。”说着,朱景环的眼眶湿润了。她告诉记者,当时他们只想着把日子过好,一点儿也没觉得苦。
别看两口子住得差,吃得差,可进货时他们总挑品质最好的货物。老年人来买米时,他们会送货上门。“180斤重的大米,我们也自己扛到楼上。”朱景环说。
那时候,虽然顾客有需求,但大部分粮店都不卖杂粮。夫妻俩看到了这一商机,便回伊川老家收购杂粮,丰富商品种类。
商品丰富,服务优质——两年后,王万忠、朱景环夫妇收回了投资成本,开始盈利。
从街头到市场,不畏艰难谋发展
1999年,王万忠、朱景环夫妇在行署路农副产品市场租了间不足20平方米的店面。对他们来说,店面每个月1000多元的租金实在太高了。不仅如此,市场里还有另外五六家粮油店,竞争十分激烈。渐渐,小店的经营出现困难,两人一年下来也没赚到钱。此时,市场里的其他粮油店多选择了退出。
“如果就此放弃,前些年的努力就白费了。”朱景环说。当时,看到市场附近的饭店不断增多,他们决定发展大客户。“粮食销售利润薄,就得靠销量取胜。”朱景环告诉记者。
打定主意后,朱景环到行署路、珠江路附近的各个饭店推销粮油:去一次不行,她就多跑几次,直到这些饭店愿意试用他们的粮油。“顾客对商品满意了,我们才收钱。”她说。
一年后,有20多家饭店愿意与他们合作,小店的生意越来越好,资金周转越来越顺利,他们又雇了两名销售人员。
直到今天,两人所开粮油店的营业收入中,有一半来自这些饭店。
生意越做越大,他们在城里买了房
2001年,王万忠和朱景环夫妇将店面从市场最里面搬至入口处,营业面积扩至80多平方米,销售的商品品种也更加丰富。虽然竞争压力不断增大,但凭借位置优势,他们的生意越做越大。
因为多年来的合作十分愉快,他们经营饭店生意的老客户开分店时,总不忘让他们送货。
2004年,他们在洛阳买了一套不带暖气、煤气的房子。2008年,手头宽裕了,他们又换了一套“双气”房。
“干哪一行都得坚持,不吃苦不行。”王万忠说,他一直坚信自己的生活会越过越好。
专家点评
洛阳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中心主任王现利说,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食品的要求已经从满足温饱上升为追求品质,商品质量高低是能不能做好粮油生意的关键。王万忠、朱景环夫妇在洛阳创业成功,一是因为他们选择了市场需求大、前景广、见效快的粮油生意;二是因为他们的商品货真价实,他们的服务好;三是因为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他们适时扩大经营规模,站稳了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