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春光明媚的下午,我怀着对关圣帝君的崇敬心情、对母校洛阳初级师范学校的眷恋,重游了关林。
刚进仪门,那高大巍峨的“洛阳初级示范学校”纪念碑便耸立在眼前。我驻足纪念碑前,看到老师和同学的姓名时,我的思绪回到了近60年前的校园。
1954年,我高小毕业,考入洛阳初级师范学校的中学部。当时的校址就在关林庙内,只是在紧贴庙东墙外新盖了四排兰砖红瓦的教室。近千名师生食宿都在庙里,与关圣帝君同室共寝。
那时,学生的伙食分两种情况:由国家供应的师范部学生和家境较好的中学部学生在校搭伙,每月交7.5元伙食费。别的学生都从家里带馍,在校就着开水吃。离校三五里的学生,星期天从家返校时带够三天吃的馍。星期三下午学校允许他们再回家取一次馍。那些离校十几里乃至几十里的同学,就只好一次带够一星期的馍。
同学们带的馍真是五花八门,色彩丰富,形状各异。为防止发霉变质,拜殿的供桌上、窗台上、床板上都摆得满满的,有些馍变得干崩崩的。多亏了茶炉师傅老王,他把大锅水烧得往上翻滚,再干硬的馍都能被这滚烫的开水泡软。
那时的学习相当紧张、艰苦,十几门功课压得学生喘不过来气来。堂堂提问,天天考试,老师和学生每人都有一个记分册。
那时,每天要上七节正课,另加早晚自习,上早晚自习时,每班一盏汽灯,不时发出嗡嗡响声,散发着一种难闻的气味。有时候汽灯坏了,只好点煤油灯,灯焰小了,看不清;灯焰大了,熏得两个鼻孔都是黑的,但同学们都很刻苦,锲而不舍,那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至理名言鼓舞着多少学子勇攀书山高峰、勇渡知识的海洋。
佩戴过“洛阳初师”校徽的人,如今大多年逾古稀,都为建设国家、教育后代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相信大家都不会忘记这段充满激情和憧憬的美好而甜蜜的生活!
(洛阳新区 李天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