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11版:国内·聚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致命”的
“救命”药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1 年 11 月 5 日 星期    【打印】  
“致命”的
“救命”药
——特大假药制售产业链条的追与思
  绘制 闵敏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记者 胡浩 李科 王立武)  

  核心提示  

  2011年1月,河南开封一起看似不起眼的案件挑动了警方最敏感的触觉:农村妇女田某用假药掉包换取药店的真药时,被民警当场抓获。经查,田某曾先后5次用假药在开封5家药店换取真药。

  一个普通农民,自己并不具备生产假药的能力,她背后的黑手是谁?犯罪的上游又藏在哪儿?结果,一条细微的线索竟牵出了一个完整的假药产供销链条。

  追

  环环相扣,特大假药制售产业链条浮出水面

  此案所涉及的一连串疑问,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视。“药品事关民生。近年来,但凡涉药案件总会挑起办案民警最敏感的神经。”河南省公安厅经济犯罪侦查总队副总队长舒晓南说。河南省公安厅立即部署成立专案组展开调查,很快,一个放射状的假药产供销链条露出冰山一角。

  案件很快上报公安部,公安部领导高度重视,要求一查到底,坚决铲除制售假药的犯罪网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随着深挖扩线,民警从河南安阳、安徽阜阳等地的假药批发商顺藤摸瓜,追查出两大假药生产窝点和广东假冒血液制品生产窝点;继而将假药包材提供商和购假并向全国各地批发销售的团伙全部查明。一个遍及河南、广东、河北、安徽、山西等8省市,集生产、批发、销售于一体的特大假药犯罪网络最终浮出水面。

  2011年8月5日,公安部下达统一作战指令,各涉案地公安机关900余名民警雷霆出击,发起打击假药犯罪专案集群战役,抓获犯罪嫌疑人114名,查获假冒10余家国内外知名制药企业的数10种假药达6500余万片(支、粒),涉案价值逾亿元。

  惊

  淀粉做药,“治病”药缘何“致病致命”

  在安阳市公安局的地下仓库里,记者看到了此次查获的部分假药。从复方甘草片、珍珠明目液、吗丁啉,到罗红霉素、阿奇霉素;从毓婷、达克宁软膏,到脉络宁、地奥心血康,既有家庭常用药,又有处方消炎药、心脑血管药;既有丹参滴注液、脉络宁注射液等各类注射针剂,还有狂犬病疫苗等生物制品,各类假冒药品共计60多种。

  据办案民警介绍,此次查获的假冒药品很多本是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急重病临床急救的救命药。

  但这些假药都是些什么成分呢?

  经化验,它们多以淀粉、玉米粉、饲料、水、化学色素等为原料,为使其与真药在色彩、重量和反应效果上更相似,不法分子竟然丧心病狂地在假药中添加了铁粉、兴奋剂、安定等成分……

  记者从河南省安阳市公安局厚厚一摞食品药品检验所对此次查获的假药样本检验报告中随意抽取了一份,上面写着:按照标准,含阿奇霉素应为标示量的90%至110%,但样本检验结果仅为3%,即含量不到合格剂量的1/30。

  40余份假药样本检验报告,无一合格。

  安徽省阜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监管科工作人员陈秀萍告诉记者,这些假药中的有害成分会直接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即使添加的是无毒淀粉,也会延误治疗;而不法分子自行添加的散装药剂,剂量忽高忽低,过低没有治疗作用,过高则会危及生命;如果添加过期药剂,西药容易发生化学变化,降解产生有害物质,如同慢性毒药,而用过期的针剂尤其危险。

  从公安机关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本案中的假药主要流入到城乡接合部、农村地区的小药店、保健品店、私人诊所和乡村诊室。而这些偏远地区的医疗卫生条件相对较差,缺乏医疗人才和检测设备,一旦遇到致命假药,其后果不堪设想。

  问

  制售假药,缘何通行无阻

  在安阳市公安局看守所,记者见到了本案的制假嫌疑人之一杜某。他说:“我低价从医药公司买回那些还有一两个月就要过期的成品药,然后就自己改换包装,更改批号。”

  “大公司一般不卖给我药剂原材料,说得有营业执照才行,但小公司愿意卖。设备是在药品交易会上买的,不需要提供任何证明。”杜某说。

  记者随即来到阜阳市太和县,这里是闻名全国的药品集散地,全国4000多家药品企业的2.5万多个品种在此往来流通。

  另一名嫌疑人岳某正是从北京某药业公司设在太和县的办事处购买假药制作原材料,然后生产3万余支“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再换上其他品牌的商标标志和外包装高价卖出。

  和杜某一样,岳某表示,从购买原材料,到售卖成品假药;从印制包装,到物流发货,他们都有办法通行无阻。

  思

  屡禁不绝,如何让不法分子不能、不敢、不想制假售假

  面对如此触目惊心的假药制售案件,人们不禁要问,假药犯罪为何屡打不绝?

  追问生产环节,如果各部门进一步加强监管,大批真药原料、快过期的药品、药品生产设备是不是就不能顺利落入假药制售者的手里?如果印刷企业能在未接到有效资质证明的前提下拒绝承接包材印制业务,是不是就为假药包材的生产增加了犯罪难度?

  追问销售环节,如果有关部门能对互联网、报刊等媒体和各级药品交易会中的广告发布加强监管,是不是就能压缩假药犯罪的传播“地域”?

  追问流通环节,如果邮政和物流能够更负责一些,对大批量药品或可疑物品做到件件开箱检验,或对所有承运物品实行实名登记制度,是不是可以有效扼住犯罪延伸的“黑色血脉”?

  这些追问最终似乎指向一个结论:只有各有关监管部门同心协力、各司其职、齐抓共管,才能对假药制售各环节实施有针对性的、全流程的监管治理,才能从根本上维护药品市场的干净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舒晓南有这样一个观点:如果说有效的行政监管让犯罪分子很大程度上“不能”制售假药,那么司法保障的作用则是让其“不敢”制售假药。

  对此,安徽省公安厅经侦总队副总队长杨文介绍称,2011年5月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八)》解决了制售假药入刑门槛过高的问题,一旦发现有制售假药行为就必须移送公安机关,且对假药犯罪罚金也不设上限,但对于假药犯罪致死的“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并未作出相应的司法解释。

  “此外,使用假药延误病情导致对身体严重危害甚至死亡的,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因果关系难以直接对应”。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第二直属总队副总队长夏卫宁也认为,有必要改进刑法的相关适用条件,以加大对假药犯罪的司法威慑。

  他介绍说,公安部自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亮剑”行动以来,先后侦破制售假药案202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00余名,查获各类假冒品牌假药(剂)数百种,涉案金额达10多亿元。

  “治乱象,用重拳。治乱象,用重典。”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副局长高峰说,“防患于未然,只有从源头上杜绝假药,才是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