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B02版:本期视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补药也是药 进补勿盲目
动物实验发现 去除老化细胞 可延缓衰老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1 年 11 月 12 日 星期    【打印】  
补药也是药 进补勿盲目
□ 记者 崔宏远 通讯员 范海岚 王俊
  “秋收冬藏”以“天人相应”。立冬过后,冬令进补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黄帝素问直解》上说:“万物皆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人亦应之。”即冬令适合进补,因为冬季人们的脾胃功能较其他季节有所增强,容易使补药中的营养物质储存于体内,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增强抵抗力的作用。不过,中医专家提醒,进补是有讲究的,进补不当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尤其是中药进补更讲究“个性化”,补什么、补多少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来选择,否则“误用致害,虽甘草、人参亦毒药之类也”。

  1 补药也是药 乱补出问题

  11月9日上午,在河科大一附院中医科门诊,涧西区的杨女士回想起一星期前的情景仍心有余悸。

  56岁的杨女士身体一直不太好,隔三差五地往医院跑,感冒、扁桃体发炎等是家常便饭。前些天,她听说冬季吃中药进补可以增强体质,就到药店买回了人参、生地、苁蓉、肉桂等一大堆中药。谁知刚吃了两天,她就感觉咽干口燥、心烦易怒,尤其是晚上睡觉时还出现了呼吸困难、出虚汗等症状。

  “杨女士属阴虚体质,应该选择滋阴的药物,但她吃的大部分是补阳的中药,弄反了。”副主任医师刘翠峰介绍,像杨女士这样乱补只能是火上浇油,身体肯定是要出问题的,经过医生近一周的调理治疗才让她缓过劲来。

  “中药进补是一门学问,进补前需辨清药性,还要辨清自身体质。”刘翠峰说,每年一到冬季,门诊经常会有类似的患者,不了解中药进补该怎么补、补什么,补出了毛病才明白要对症进补。

  2 进补前要先弄清药性

  选择中药进补,首先要弄清中药的药性。

  “中药药性主要有四气和五味两个方面,即用性味来说明药物功效。”刘翠峰介绍,中药利用“气”和“味”来发挥疗效,“四气”即根据阴阳理论分为温、热、寒、凉,“五味”是指药物的味道,包括辛、甘、酸、苦、咸。

  一般来说,温、热是指能够治疗寒证的药物,而寒、凉则是指能够治疗热证的药物。刘翠峰说,如进补时常用的石膏和附子两味中药,石膏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属于寒性,而附子可以温中散寒,属于热性。

  “五味”同样具有不同的作用。刘翠峰介绍,辛可发散行气,甘可补气止痛,酸能收敛生津,苦可泻火降逆,咸则能通便散结。

  “冬季常用的补药中,大部分是具有‘甘’味的中药。”刘翠峰表示,如人参、甘草等都是“甘”味药物,具有补气、治疗虚症的作用。“甘”味药物水解后大都分解为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等有益于人体的营养物质,滋补功效明显。选择中药进补时就要考虑药物的“气味”,调和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进补的作用。

  3 辨清体质再进补

  搞清药性后,接下来是要辨清自己的体质。

  虚则进补,不虚不补。河科大二附院中医科主任医师赵东鹰介绍,需要进补的虚症可分为阳虚、阴虚、气虚、血虚等四种体质,进补的原则是“平衡阴阳,调和气血”,哪方面虚就补哪方面,不虚则不用进补。

  冬季因为气温低,人们容易出现怕冷的状况,即中医所说的“阳虚则外寒”,阳虚体质的人总是手脚发凉,不敢吃凉东西;阴虚体质的人则怕热,经常感觉手心、脚心发热,面颊潮红,口干舌燥,容易失眠;气虚体质的人表现为常出虚汗,呼吸短促,经常疲乏无力,易感冒;血虚体质的人表现为经常头晕眼花、手足发麻等。

  赵东鹰表示,辨清自身体质后,进补需“辨症”选材,如阳虚者可选择鹿茸、附子等增加阳气;阴虚者可用银耳、鳖甲等滋阴;气虚者可用人参、黄芪等补气;血虚者可用阿胶、当归等补血。

  4 中药进补也有副作用

  中药进补并非多多益善,很多补药有一定的副作用,使用时需注意。

  赵东鹰介绍,人参、黄芪等补药,服用过多会出现头晕、胸闷、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尤其是人参吃多了还会出现人参中毒综合征。滋阴类药物吃多了会造成胸闷、胃胀等症状。

  由于人体的体质以及对药物的反应不同,有时即使正常使用药物,也会出现不适症状和副作用。赵东鹰提醒,如果服用补气类的药物后出现胸闷等不适症状,可以喝些茶水或是吃些萝卜等缓解;服用补血滋阴类的药物后出现恶心、食欲不佳等症状,可以吃些香砂养胃丸等缓解。如果服补药后不适症状严重,一定要及时就医。

  此外,中药进补还和个人的脾胃功能有关,进补前可先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以避免或减少副作用的出现。

  5 进补要“三补合一”

  冬季进补,不是单纯的药补,还包含心态调补和食物调补。

  赵东鹰表示,稳定的情绪可对人体的气血功能产生良好的影响,而适当的饮食调整对强健身体、预防疾病也有重要作用。

  冬季可选用清淡温和且能扶助正气、补益元气的食物。赵东鹰介绍,阳虚体质者,宜食韭菜、姜、辣椒、狗肉等温补壮阳的食物;气虚者宜食用山药、鸡肉等补气;血虚者宜食用菠菜、牛肉等补血,冬季要少吃辛辣、烧烤和油炸食物,多喝水,以免上火。此外,在煮粥或熬汤里可加一些沙参、黄芪、麦冬等,但用量不要太多。

  6 冬令进补要避开误区

  冬令进补并不是说每个人到了冬天一定要进补。年轻体壮无病之人和无虚症者不必进补。

  赵东鹰表示,冬令进补要避开误区。老人进补时,要根据自身情况,确定虚症所在,特别是本身有慢性病的老人,更要在专业的中医医生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进行滋补,如糖尿病患者忌用甘草及含糖量较多的药物,因为进食这类食品和药物,会加速病情发展,使血脂增高、血黏度增加、血压升高,结果越补越糟。身体健康的孩子无需刻意进补,而先天性营养不良、身体发育缓慢或平时体弱多病的孩子需要对症进补。同时,如果孩子正在患病,一定要在病痊愈后才可以进补,进补前要搞清孩子的体质。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