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22版:洛阳·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安国寺正在修缮 古风貌有望重现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1 年 11 月 24 日 星期    【打印】  
安国寺正在修缮 古风貌有望重现
□记者 李燕锋/文 张晓理/图
  安国寺大雄宝殿
  修复壁画
  大雄宝殿内部结构
  大雄宝殿龙头斗拱    

  核心提示  

  老城区敦志街“藏”着一个千年古寺,名曰安国寺。日前,在市文物工作队的努力下,安国寺大雄宝殿的修缮工程接近尾声。

  探访:唐代安国寺,“蜗居”在小巷

  史料记载,安国寺始建于唐咸通年间(公元860年~870年),寺院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以及东西厢房等建筑组成,占地近万平方米。遗憾的是,历经时代变迁,今天收归文物部门保护的仅有安国寺的大雄宝殿。今年4月份,市文物工作队开始对大雄宝殿进行修缮。虽然只是整个寺院的一部分,但透过大雄宝殿的风貌,我们仿佛看到一千多年前,这座古寺院香火缭绕的场面。

  昨日上午,穿过弯弯曲曲的小巷,我们来到位于老城区敦志街的安国寺。因为所处环境狭窄、闭塞,所以寺院早已失去了寺院应有的风貌,我们看到的仅是一座古香古色的大殿。工作人员说,这座殿曾是安国寺的主殿,也叫大雄宝殿,是这次修缮的主要对象。

  负责现场施工的市文物工作队文化遗产办工作人员宋玮说,安国寺的维修工作开始于今年4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部门首次对该寺进行维修。此次维修的重点是恢复大殿正面的门窗,修缮、加固大殿顶部,重铺地砖,修复大殿檐棂下的彩绘壁画。

  过去:曾经占地近万平米,民国时期遭到毁坏

  说起安国寺,许多了解洛阳历史的人都知道,这是一座建于唐代的寺院,在当时的洛阳城,安国寺和白马寺、大福先寺、香山寺、奉先寺等都是著名的大寺。

  宋玮告诉我们,在维修安国寺的过程中,他们对寺院的历史沿革进行了研究。

  据载:安国寺始建于唐咸通年间(公元860年~870年),原寺院占地近万平方米,坐北朝南覆盖府治南(今老集一带),整个寺院由位于顺城东街的山门以及寺内的前殿、中殿、后殿,也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藏经阁三部分组成。在唐代,这座寺院气势恢弘,香火不断。到明洪武初(公元1370年左右)有僧人在此主持香火;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时,该寺称钟楼寺,后又恢复原名。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在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冯玉祥在河南发动毁佛运动,大小寺院遭遇空前浩劫,安国寺也未能幸免。宋玮说,根据资料记载,在这次毁佛运动中,安国寺内的大小佛像全部被毁,寺中藏书也全被焚烧。

  尽管寺院惨遭毁坏,但其应有的历史价值却不可忽视。市文物工作队副队长程永建说,洛阳历史文化厚重,遗留下来的古建筑却很少,以明清时期的为主。安国寺大雄宝殿现存的主体结构均为明代遗留下来的,殿内的廊柱、屋檐的斗拱等都具有显著的明代建筑风格,对研究洛阳地区明代建筑工艺及手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同时,这座寺院也是目前洛阳市区遗留下来的规模最大的一座寺院。也正因此,安国寺被挂上了“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

  现状:

  如今蜗居一隅,恢弘旧貌难觅

  听完安国寺曾有的辉煌过去及文化价值,再看眼前仅存的这座大雄宝殿,我们不禁有些遗憾,一座千年古寺为何会沦落成这般模样。

  在宋玮的带领下,我们了解了安国寺的周围环境。

  资料记载,安国寺最前方应有一座巍峨的山门,但今天山门已不复存在,原来山门的位置已被一些现代建筑占据;山门后面是寺院的大殿,遗憾的是这座大殿虽然整体上还在,但屋顶已经完全改变,大殿四周墙壁斑驳,屋顶、墙壁上布满灰尘和蜘蛛网,唯一能证明这里曾是一座古建筑的,是房檐下将近20个龙头斗拱。附近居民告诉记者,这里目前是市一中校办工厂的仓库,好像已经废弃。大雄宝殿是整个寺院保存最完好的建筑。但从宋玮提供的维修前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在4月份以前,这里也破败不堪。寺院最后面是藏经阁,如今也踪影难觅。

  除了位于中轴线上的这些主要建筑,复原图显示,安国寺内还应有功德碑、建造碑、地藏殿、罗汉殿以及观音殿、六祖殿和僧舍等,遗憾的是,这些建筑早已被淹没在成片的现代建筑之下。

  将来:

  修缮结束后,风貌有望重现

  昨日上午,天气晴好,我们来到这里时,市文物工作队的工作人员正站在高高的工作架上对大雄宝殿檐棂下方、斗拱之间的彩绘壁画进行修复。壁画上是姿态各异的花草,透过这些壁画,我们仿佛看到这座千年古寺曾有的风貌。

  进入殿堂,古色古香的廊柱、莲花柱础映入眼帘;抬头望去,依稀可见横梁上的一幅幅彩绘。我们了解到,大雄宝殿修缮工程结束后,市文物工作队初步计划把这里作为一个陈列展示场所,通过一些文字、图片展板来介绍安国寺的历史沿革和时代变迁。

  程永建告诉记者,在维修过程中,他们常被大雄宝殿的建筑风格所吸引,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把整个安国寺的几座大殿都复原出来。

  听了文物工作者的愿望,我们也不禁畅想起来:安国寺历经千年,在明代不仅香火缭绕,而且距离明福王府仅几步之遥,也许王府的贵族正是这里的常客。如果能恢复安国寺的风貌,在老城幽深的巷子里再次听到千年前那悠扬的晨钟暮鼓,应该别有一番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