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C03版:经典洛阳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昔日洛阳“行脚商”
古墓防盗藏玄机
暗算无常死不知(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1 年 11 月 24 日 星期    【打印】  
河洛民间习俗(13)
昔日洛阳“行脚商”
□ 记者 孙钦良
  民国时期,洛阳商业圈约有三处:老城十字街一带、南关一带、东车站一带。其中,“行商”占了两大区域:南关商业区和东车站货栈区。

  “行商”是针对“坐商”而言的,洛阳人称其为“行脚商”,或称为“跑生意的”。而“坐商”都有店铺,似乎坐着不动,这是两者的区别,但“行商”中的有钱人也开自己的商号。民国初年,陇海铁路通车后,洛阳“行商”大鳄就跑到城北设万泰成货栈,依托东车站铁路线,将洛阳的土特产批发转运到外地,从中获利。

  但“行商”主要还是“跑”,体现一个“行“字,他们立足洛阳,派出“跑外庄的”(购销人员)在各城市间走动,打听各地货价,掌握市场行情,同时见机行事,来往贩运货物。从清初到民国,山西、陕西的“行商”,多在洛阳南关做生意,并在那里兴建了山陕会馆和潞泽会馆。

  资金雄厚的大“行商”专事贩运,整批转卖,不做零售生意。当时洛阳人都烧巩县煤,巩县距洛阳有百里之遥,煤矿更远在巩县南部,而“行商”利用的正是距离,赚的也正是差价,就将巩县煤贩运到南关码头,批发给洛阳煤场,一转手即可获得很大利润。起初,曾有“行商”想多赚点儿钱,直接从巩县进煤炭,然后不经过南关码头,大批量运至一乡一村,结果价格不涨反降,只好赔本卖出,这叫“货到地头死”,有经验的“行商”不会这样干。

  能大批贩运的“行商”毕竟是少数,大老板云里雾里做生意,你也见不到他们的身影。倒是洛阳本地的“行脚商”,走街串巷,很是直观,比较好玩,他们也更具“行商”的特点,做的是零售生意,手推肩挑、走街串巷,靠脚板经商,嘴甜、腿勤、热情,经营灵活,是其共性。

  凤化街、雷家街以及菜市西街都有“行脚商”的人家,小门小户,做生意不贪心,不管啥货物,有薄利就卖,经营领域不固定,经营商品经常换,啥畅销,就卖啥。这些人做生意,全凭积累的经验和活泛的头脑,卖啥吆喝啥,常年流动,说赶集就赶集,说收摊儿就收摊儿。

  菜市行中既有专门的“行脚商”,也有菜农兼卖菜,每天清晨挑着新鲜蔬菜,走街串巷大声叫卖。由于市民是当天吃当天买,加之当时没有冰箱,蔬菜不宜保存,所以价格常变,洛阳人说是“千里马赶不上蔬菜行”。

  猪贩子最辛苦,他们从乡下收购生猪,赶着猪一路步行,然后到城里卖给屠户。奇怪的是常人赶猪,猪四下乱跑,皆不听话;猪贩子赶猪,猪们都排队走,乖乖地很听话。问其中的诀窍,猪贩子笑而不答。据说,他们身上都抹了熊胆,有怪味,猪害怕,不敢乱跑,不知是真是假。

  猪贩子把猪卖到猪行之后,另一类小贩就来了,他们来猪行赊猪,对老板说好话,央求赊一头猪,翌日肉卖完了就来付钱。这些人资金少、没门面、设备简陋,一个木架子一把刀,一个肉案一杆秤,肉摊摆在十字路口。他们往往卖了半扇猪也收不到几个钱,很多顾客没现金,总是赊账。若到上午10点钟肉还没有卖完,得赶紧走街串巷。尤其是夏天,肉得快出手,怕腐烂,这叫“磕头买,烧香卖”,生意很难做。

  禽蛋“行脚商”也辛苦,担着担子,下乡收购,城里销售,头天收,次日卖,现收现卖不存货。《洛阳市志》里说:这类“行脚商”都肩挑货物,故称“货郎担”,有换盐的,有卖花米团、消食丸、鸡娃、针头线脑和梳子的,还有卖豆腐、粉条、琉璃咯嘣、草帽、老鼠药的等。

  他们的工具很简单,有的只需一根扁担,便可挑上箩头、竹篓、荆筐、瓦盆、布袋等到处做买卖,投入本钱少,凭的是力气。卖油的却有油挑子,上挂小提子(用来打油),手敲大木鱼,发出“梆梆”声,俗称“卖油梆梆”。吹糖人的担子很好玩,一头有个小煤炉,上坐一个小铁锅,用来熬糖稀;另一头的箩筐内盛的是破铜烂铁、旧衣物、头发等杂物,是刚刚从农户家里换来的——货郎担上的商品一般不收现金,以物易物。

  也有推车做生意的,如卖布匹的都是推着车,因为布匹尺幅大、分量重,忌讳折叠。收粮食的也用车,最简单的是既不挑担也不推车的,提着篮、背着筐,走街串巷,或卖花米团,或卖热蒸馍,都是些穷苦人,出来做小买卖,只为补贴家用……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