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喜巧在自家的渔具店里。 |
|
核心提示
22年前,来洛谋生的马喜巧和曹风海经历了借遍亲友的穷困时期,饱尝了摆地摊的酸甜苦辣。10年前,他们终于靠小小渔竿钓到了“大金鱼”。现在,夫妻俩经营的渔具超市面积近800平方米,有渔具上万种。
▲▲▲初到洛阳,身上只剩1.5元钱
马喜巧和曹风海是开封人。1989年,春节刚过,夫妻俩就带着几个包袱,抱着刚满8个月的儿子坐上了开往洛阳的汽车。
七八个小时后,他们站在了洛阳的土地上。马喜巧摸了一下口袋,愣住了:他们的盘缠——儿子不到70元的压岁钱不翼而飞。夫妻俩欲哭无泪,打起精神一路摸到了关林镇练庄村,准备投靠几年前认识的朋友。
那一天,洛阳下着小雨,天气阴冷,他们一天没吃东西,襁褓中的儿子饿得哇哇直哭。在村口,曹风海用身上仅剩的1.5元钱买了一碗烩面,让马喜巧吃了暖身子、喂儿子,自己却一口也舍不得吃。
▲▲▲靠人帮忙,关林街上摆地摊
朋友很仗义,收留了他们,还借给他们500元钱作为谋生的本钱。
马喜巧记得,当年的关林还不像现在这么热闹,只有一条关林街算是商业中心。街两边有很多搞批发的店铺,每月有集会,平时街上有人摆地摊。为了维持生计,马喜巧和曹风海打算到批发店进点百货,到关林街上摆地摊。
邻居们很热心,知道夫妻俩要做生意,这家借给他们两个车轱辘,那家借给他们一块车板,帮他们组装起一辆架子车。靠这辆架子车,马喜巧和曹风海批发了梳子、牙膏、毛巾等零碎百货,开始做生意。
刚开始,夫妻俩没经验,看到批发回来的牙刷是成捆的,梳子是成箱的,以为必须原样卖出去,不能拆开。因此,一连很多天,顾客们都只是问问,然后摇摇头就走了,夫妻俩赚的钱还不够吃饭。
后来,他们留意了一下别的地摊,学着把货拆开零卖,生意才一点点好转。
▲▲▲瞅准市场,渔竿“钓”起大生意
摆了五六年地摊后,两人用不多的积蓄租下一间小店铺继续做杂货生意,一干又是三四年。
2000年,关林市场逐渐热闹起来,百货店越来越多,生意渐渐没以前好做了。
曹风海喜欢钓鱼,对渔具市场略有了解。当时洛阳市经营渔具的有百十家,关林有三四家,大都是零售。粗略掌握情况后,夫妻俩决定关掉杂货店,去经营渔具。
主意已定,两人带着多年的积蓄——1.5万元去北京进货。“去之前,我们想着渔具就是三大件——钩、竿和线,值不了多少钱,1.5万元肯定能进不少货。”马喜巧说。
到北京一看,两人傻眼了:渔竿根据材质分玻璃钢竿和碳素竿,渔钩分大中小不同的型号,线也有不同的种类,并且每样东西还有国产和进口之分,再加上鱼饲料和各种配件等,要想把货进齐全,这点儿钱远远不够。他们又托亲友汇了3万多元钱,才把货配齐。回来后,他们开了一间约60平方米的店铺。
▲▲▲经营得当,小店变成大超市
以前,曹风海很少有机会去钓鱼,经营渔具店后,无论再忙,他都抽空去钓鱼。“这主要是为了试验渔具好不好用,哪种渔具适合哪些人群,哪种饲料鱼儿更喜欢吃,这样给顾客介绍起来才得心应手。”曹风海说。
每次钓鱼回来,他都把自己的感受告诉马喜巧,这样,马喜巧给顾客介绍产品时就可以有的放矢。靠着这样的方法,他们的生意一直不错。
后来,钓鱼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经营的渔具品种也日渐丰富,60平方米的小店已经不够用了。于是,马喜巧和曹风海在关林芳达市场租了两层楼,开起一家近800平方米的渔具超市。
生意越做越大,曹风海的钓鱼技术也越来越好。“在前不久举行的河南省农运会上,他还获得了钓鱼比赛团体项目的第一名。”马喜巧高兴地说。
专家点评
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中心主任王现利认为,马喜巧和曹风海的创业史就像一部“西部拓荒史”,真正是从零起步,从无到有。他们身上有两点非常值得创业者学习:一是不轻言放弃,稳扎稳打;二是注重创新,瞅准商机,这样才能谋得更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