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产权交易中心协办 |
|
本月底前,我市医疗单位将直面“大考”——统统规范执业。(详见7日本报A06版)因为为期3个月的专项整治临近尾声,但愿它永远不是“收官之作”。
这次专项整治,首当其冲的是医院出租承包科室的行为。历数其恶,显非本文所能承载。举其要者,便是“黑大褂”大赚黑心钱——坐诊的所谓“名医专家”,除了自吹自擂,多无行医资格,从不敢以真实身份示人,却敢开出天价的“特效神药”。其遵从的“不治病也治不死人”这一潜规则,更为给其提供包装和平台的医院所认同。于是,“合作”双方一个鼻孔出气,任由天使的“白大褂”一天天被染黑。
专项整治,对于打击这种沆瀣一气的做派自然大有裨益。问题是,专项整治的劲风吹过,此等现象如果死灰复燃怎么办?常言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整治后的非法行医,想必又有新的变种。对此,有关部门又当如何处之?病中人有病乱投医,他们又如何辨别真伪?毕竟,满墙的荣誉状,连业内人士都难辨真伪。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何规范医院经营,杜绝出租承包科室这一“顽疾”,显然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常态化管理自然是正道,想出点更给力的新办法也很重要。“责令+罚款”这种惩罚组合,貌似已成为“纸老虎”,吓不住几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