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教师请假,我去代课,那是一节经典诵读课。在此之前,个别教师反映经典课难上,特别是国学、古诗词部分,因为是文言文,学生不理解意思,读起来又绕口,学生兴趣不高,教学目标也就很难完成。我想借此机会尝试一下,看是否能够找到解决的办法。
上课了,走进教室,我对学生们说:“这节是经典诵读课,听其他老师说,咱班学生记忆力特好,背东西特快,是这样吗?”
“是!”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看着他们兴奋的表情,我故意装出一副不相信的样子反问道:“是真的吗?”
没有得到老师的信任,学生们不干了,七嘴八舌议论起来。一个学生不服气地说: “老师如果不相信的话,出个题目试试吧!”
看着他们不服输的样子,我暗自高兴:“老师也是这么想的,事实胜于雄辩嘛!这节课我们就来背诵一首岳飞的《满江红》。当堂背会的同学还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一听还要加红花,学生们更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于是,我趁热打铁,先让学生自读一遍岳飞的《满江红》,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也可以问别人。然后,我领读一遍,彻底扫清生字障碍。再让学生结合注释了解宋词大意,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接着,我利用孩子们争强好胜的心理,变换不同的方式反复操练。全班齐读,男女生轮读,左右两部分比赛读。紧接着,个人试背,集体试背,轮流试背,指名背……
为了得到小红花,为了证明自己最棒,学生们读得十分认真、投入。当堂检查的结果出乎我的意料,63名学生中竟有53人背会了这首词。我当场兑现承诺,在班级的《红花园地》里为每一名会背的学生加上小红花。看着他们因兴奋而涨红的笑脸,我由衷地高兴。
看着没有得到红花的学生们那沮丧的表情,我于心不忍。因为,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他们毕竟努力了。于是我宣布:课堂上没有背会的同学,只要在下午放学前背会,照样可以得到一朵红花。后来,10人中又有6人如愿以偿。
这样的教学效果,是我上课之前万万没有想到的。究其原因,应该归功于孩子们争强好胜的心理和赞美的魅力吧!
看来,只要掌握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学生的潜力是不可低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