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尤龙坤 |
| 尤龙坤正在为乡亲们看病。 |
| 尤龙坤的院子里挤满了前来看病的人。 |
|
核心提示
21日,天刚微微亮,一个老人敲响了伊川县白沙镇省庄村尤龙坤家的大门。尤龙坤今年47岁,是一名乡村医生,双腿残疾的他听到有人敲门,马上拄上双拐,快速将门打开,让老人进屋。得知老人胃疼了一夜,尤龙坤仔细诊断后开了几服药,并倒了一杯热水让老人把药服下。不一会儿,院子里陆陆续续来了几名看病的人,尤龙坤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1 仁心行医,患者慕名而来
在10平方米大小的诊室里,尤龙坤将双拐放到一边,坐在桌前开始接待病人。“大娘,你哪里不舒服?跟我说说。”还没开始看病,尤龙坤的贴心话就暖了病人的心。
询问、切脉、检查、开药,尤龙坤细心地接待着每一名病人。记者看到,还没到中午,尤龙坤的诊室里已经挤满了人,不少人在院子里排队等候,还有人从远处陆续赶来。
家住洛阳市区的符先生8点就带着儿子赶过来看病,轮到他时已经10点了。“只要能看好病,多长时间俺都愿意等。”符先生说,几年前他儿子闹头疼,看了不少大夫,病情却一直没见好转。上周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带着儿子找到了尤龙坤。“那次尤大夫给我们开了20元钱的药,当时我并不满意。我大老远赶来,药费还没路费多,能治病吗?”符先生说,儿子回去吃了药后,病就见轻了,所以他今天又特地坐车赶了过来。
鸦岭乡65岁的王老太患有高血压多年,一直没钱到医院检查,今天她步行3公里来找尤龙坤看病。“听说尤医生人好,开的药便宜还治病,邻居借给我10元钱,说让我来找尤医生。”听到王老太的话,尤龙坤赶忙为老人检查身体,并开了几服药递到老人手里,说:“这是5天的药,你回家后一天3次按时吃,不收钱。你留着钱坐车回家吧。”王老太还没来得及说声“谢谢”,尤龙坤已经拿起听诊器,开始为下一名病人看病了。
2 身残志坚,5年苦学取得从医资格
据了解,尤龙坤每天要接待上百个病人。为何有如此多的患者要找这个身有残疾的乡村医生看病?“我不是什么名医,行医靠的是仁心。作为残疾人,我能理解病人的痛苦,我希望凭自己的一技之长,替病人尽早解除病痛。”尤龙坤说。
尤龙坤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1岁时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后,双腿再也没能站起来。由于行动不便,尤龙坤念完初中后就一直辍学在家。看着同伴们都去县里读高中了,成绩优异的尤龙坤暗下决心要学医,把自己的病治好。之后,他买来《中医基础学》、《本草纲目》等基础医学书籍,通过反复查字典和向本村的一名乡村医生请教,慢慢地步入医学领域。后来,他又来到河南中医函授学校,对医学知识进行了系统学习。
5年的自学苦读,他对医疗知识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于是,尤龙坤便想到当地镇卫生院实习,院长见他是个残疾人,为难地说:“身体健康的人还没地方安排,别说你腿脚不灵便了。”院长的话让尤龙坤颇受打击,但他并没有放弃。之后每天他都会早早来到医院,到各科室扫地、抹桌子,什么脏活累活都干。最终,院长被他的真诚和执著感动,经医院研究决定,破格让尤龙坤到医院实习。尤龙坤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实习机会。实习半年后,他参加了乡村医生资格考试,并在百余名考生中取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顺利拿到了乡村医生资格证。
1985年,他在村里开了一家“济世诊所”,决心要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患者解除病痛。
3 体恤病人,他用医德赢美名
“能花1元钱治好病,我不会让病人掏2元;吃药就能治好的病,我从不建议病人打针。”尤龙坤说,他从小在农村长大,深知农民挣钱不易,他为病人治病,一直坚持这个原则。
1986年冬天,同村的一个1岁大的小孩因患麻疹发起了高烧。尤龙坤知道后,放下碗筷,提上药箱就走出了家门。当时天已黑了,还下着大雪,刚出门没几步,尤龙坤就摔了个跟头。他挣扎着爬起来,拍拍药箱上的雪,继续往前走。走了半个多小时,摔了3个跟头,尤龙坤终于赶到了患者家中。打完针,看着孩子熟睡后,他才离去。
高岭村的王海治今年67岁,患有多种疾病,尤龙坤曾多次为她看病。前年冬天,王海治的病又犯了,当时天寒地冻,路上结了厚厚的冰,尤龙坤驾驶着自己的残疾人专用车赶到了王海治家。发现老人的病情严重,而自己随身只带了些常用药,尤龙坤便又返回家为老人取药。“尤医生给我开的药总共几十块钱,还不够他的车油钱。”王海治说。
几十年来,医好了多少病人,尤龙坤自己都说不清楚。如今,他小小的诊室里挂满了各地患者送来的锦旗。几天前,经尤龙坤治疗后身体痊愈的伊川县豫剧团一名退休职工又为他送来了一面锦旗。尤龙坤笑着说:“每当有人给我送锦旗时,我都特别高兴,因为我知道又有一个病人脱离了病痛。”
(徐先生获线索奖150元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