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伯益院士说:老年人活的就是一种心态。
人生有不同的年龄阶段,到什么年龄就要做什么事。对女人来说,青年时是女儿,中年时做妈妈,老年后当奶奶,晚年就成了太婆。在工作中同样有相应的角色转换,如果做女儿时不好好学习积极向上,就难以成才;做妈妈时如果不下抚儿女上敬公婆,家庭就难以和美;做奶奶、太婆时,如果还要事必躬亲,不肯超脱,就会自寻烦恼,难求和睦。
人难有自知之明,常见的现象是,当龄时不抓紧工作,总觉得来日方长,结果蹉跎岁月,过龄后空抱憾壮志未酬。在这方面,提倡人们应该有点儿超前意识,提前作好年龄段转换期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才能在晚年活得自由自在。
人到晚年功利思想不能有。“几十年如一日”、“活到老干到老”、“老当益壮”,这些口号提倡的精神虽然是积极的,在革命和建设时期也是需要的,但不科学也不实际,无益于老年人。世界在变,人怎么能“几十年如一日”呢?年纪大了自然要衰老,怎么还能“壮”,而且“当益壮”呢?
年富力强的被闲置,花甲之年却要扬鞭奋蹄,这绝不是好事。我们这一代人在长期的革命经历中养成了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这种精神是很可贵的,只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年人再不必过于自苦,要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