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绘制 闵敏 |
|
在热心读者的陪伴下,《教育周刊》又走过了一年。2011,有哪些教育理念值得品味,哪些特色活动值得回顾,哪些风采人物值得学习,哪些热心网友值得感谢……
本期《教育周刊》为您一一盘点。
●韩经权(市教育局副局长):
(一)教育是一条洒满阳光的河流,我们如此爱它,这是我们的幸福。
(二)一个区域的教育,就像一片森林,生态好了,教育就好了。
(三)师生是共同体。教育是师生之间生命与生命的对话,灵魂与灵魂的交融。
(四)教育就一般意义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甚至可以左右人生。
(五)“父母与孩子同岁”——孩子成长需要学习,做父母也需要学习。
●胡玉敏(市二中校长):
(一)现在的孩子“怕苦怕累不怕死”,孩子们不懂得生命的意义,生命观念非常淡漠。学校应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家庭也应高度重视。
(二)越接近“零岁”的教育越重要!家庭教育比小学教育重要,小学教育比中学、大学教育重要。家庭教育、小学教育虽然知识上教得不多、不深,但是教得更多的是“素质”、“情商”,如习惯、品格、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谁能说这些“情商”、“非智力因素”不比知识重要?
●付耙牯(市八中校长):
(一)教育的真谛是爱,教学就是爱的互动过程。
(二)“心静”是教育者的最高境界。人只有在静的状态下才能看清事情的真相。作为教育者,永葆清净之心,才能实事求是地遵循教育的本来规律。
●师利峰(市十九中校长):
“狼爸”的教育方式,引发我们对教育的再次思考。具体到学校教育,老师只有用心去爱,用心去感动、感染学生,才能达到好的教育效果。
适当的教育惩戒是必要的,但要把握好“度”。
●李学平(市二十三中校长):
(一)再好的池子是用来盛水的,再好的模式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学生学法比研究教师教法更重要。
(二)基础教育最应该做的是要远离社会的浮躁和教育的功利,不被“精英”所绑架,不被“问题”所困惑。去关注更多孩子的心灵成长,让孩子们更阳光、更激情、更向上。
●齐振富(东方二中校长):
(一)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奉献,奉献教育事业,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幸福。能为广大的家庭创造幸福,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二)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要做优秀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要做名师,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要做明师,切实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为学生创造幸福,为千万个家庭创造幸福。
●李毅(洛阳师范学院附中校长):
现在的课堂,不应该只关注知识和技能这些生活本领的训练,应该塑造学生美好的灵魂、培养崇高的精神,强调理想的追求,优化健康的情感,使学生成为热爱世界、热爱自然、热爱人类、热爱生命的主人。
●魏荣梅(洛阳师院附中副校长):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课堂是师生生命成就激活的场所。尊重学生的生命存在,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打造活力生命课堂,是师生绽放生命精彩的最佳途径。
●陈钢(市六中校长):
(一)义务教育要为孩子的终生幸福奠基,如果我们不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幸福、发展,还不如什么都不做。
(二)搞教育如同农民种果树。农民种桃子都是分批采摘,分批上市,没有埋怨晚熟的桃子不如别的大、别的甜,而是让最后的小毛桃多享受点阳光雨露,最终长得又大又甜,因为晚熟而卖个好价钱。对待孩子,我们要学习一下农民的心态。
●潘文武(市实验小学校长):
(一)教育是一种慢艺术。尊重学生天真的本性,宽容、理解孩子的“不同”和“过失”,用爱去滋养学生敏感而脆弱的心灵,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认为,这是真正的教育。
(二)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拿出事实给人看。
●魏秀国(西工区凯旋路小学校长):
当今教育,需要社会各界理解、支持和关注。教育要改革,每位教师要在新形势下转变观念,在育人上动脑筋,在教研上下工夫,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上做文章,使师生在校园里都能幸福成长。
●宋广伟(市双语实验学校校长):
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表面上看是知识掌握程度的差异,实质上是学生精神状态的差异。
成绩好的学生通常精神状态更好、更勤奋、更进取。
因此,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成绩,要先改变他的精神状态,学生精神状态的改善过程,也就是学习成绩的提升过程。
(记者 杨寒冰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