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体验:拉手动“葫芦”、铺设沙土、切割管道。
|
|
核心提示
春节将至,我市部分小区的供暖工程仍在建设中。为保证这些小区的居民能过个温暖的春节,市热力公司的工人们在凛冽寒风中加班加点工作。昨日,本报记者赶赴我市一供热管道铺设工地,和工人们一起赶工。
1 挖地沟是个力气活,也是技术活
昨日8时,记者赶到西工区丹城路与春晴路交叉口的帝豪上院小区。此时雾霾还未退去,可工人们已经干了一个多小时活了。
据了解,包括帝豪上院小区在内的丹城路供热工程,几个月前开工建设,现在已进入尾声,主管网在本月15日前可具备供热能力。
一名工人带记者来到丹城路上一条3米多深的地沟里。在1米多宽、几十米长的地沟中,有的工人在挖土,有的在切割管道,有的在焊接接口,大家忙得热火朝天。
地沟拐角处,两名工人正拿着岩镐和铁锨拓宽地沟,记者加入其中。
由于低估了土层的硬度,记者拿起岩镐就向地沟壁上凿,结果一镐下去,只碰下零零星星的土块。
“这样凿不中,得把岩镐抡起来,使大劲儿,才能刨土。”工人贺少甫在一旁说。
按照贺少甫的指点,记者抡起沉甸甸的岩镐使劲朝沟壁上砸去。果然,一镐下去,一个小坑就出来了。几镐之后,地上已经攒了一小堆土。
忽然,“咣当”一声,岩镐砸到一块埋在土中的石头上,记者紧握镐把的手被震得生疼。
“抡岩镐的时候要使劲儿,碰上土层的一瞬间,手稍稍松一下,这样碰到硬物不容易伤着手。”贺少甫说。原来,冬天工人们挖地沟时经常会碰上冻土,冻土坚硬难凿,使蛮力会震得手虎口发麻,他们便渐渐琢磨出了窍门。
2 他们的手掌长着密密麻麻的冻疮,厚度几乎是常人的两倍
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儿。随后,记者被分配到工地上干最轻巧的活儿——拉手动“葫芦”。
手动“葫芦”也叫倒链,是一种简单的手动起重机械。“葫芦”由一条长长的铁链和一个定滑轮组合而成,铁链一头绕在供热管道上,另一头绕过高悬的滑轮。切割管道时,需拉动铁链抬起管道。
拉着冰冷的铁链,记者的手不一会儿就被冻得通红、僵硬。尽管记者不时搓手、哈气,但似乎没有任何作用。
“你们不冷吗?”记者边跺脚边问一旁的工人。
“咋不冷?你看看小张的手。”一名工人指了指旁边的电焊工。
记者扭头一看,一下愣住了,这双手太刺眼了:从手指中部到整个手背全部红肿,还长着密密麻麻的冻疮,小张手掌的厚度几乎是常人的两倍。
“怎么不戴手套?”记者问。
“最近工期赶得紧,有时太忙就忘了。”小张笑笑说。
据了解,为保证帝豪上院小区春节前用上暖气,他们常常加班加点干活,有时还要通宵作业。寒冬的午夜气温极低,露天干活的工人常常被冻得双脚麻木,无法行走,只能扶着地沟的墙壁一点点挪动。
与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路人相比,地沟一头一位正在埋头挖土的老人只穿了两件秋衣,却仍大汗淋漓。老人名叫陈德军,偃师市首阳山镇人。也许是做了十几年的建筑工人、常年劳作的缘故,他比同龄人看起来苍老许多。
“别看我年龄大,‘火力’可不小!”陈德军爽朗地笑着说。只要一干开活,他就浑身出汗,一点儿也不觉得冷。工地上没有更多的御寒措施,“干活”就是工人的“暖身法宝”。
“早年我在北京当建筑工人,那里的很多大楼都是咱河南人盖的。”陈德军拍着胸脯,满脸自豪。
3 他们的愿望早点完工,好回家过年
春节将至,当记者问起工人们的新年愿望时,他们的回答几乎一模一样:早点干完活,回家过年!
据了解,这个工地的20多名工人大多来自宜阳、洛宁和嵩县。虽然家都不远,但由于工期紧张,大家不常回家,有人已数月没见过家人。
来自安徽的老徐是离家最远的工人,自今年夏天来洛后,他没回过家一次。他说,他最牵挂在外打工的儿子。“电视上说车票不好买,不知他买到票没有……”老徐喃喃地说。
家住宜阳县的张晓辉则对新年有更多期待,因为春节后,他就要和心爱的姑娘结婚了。他的新年愿望是在年前回家,见到心爱的姑娘。
“咱们冷几天,小区就能通上暖气了,这里的800多户居民就能暖暖和和过春节了。想想咱这工作,也挺值。”张晓辉颇为自豪地说。
相关链接
春节前这些小区将供暖
昨日,记者从市热力公司获悉,丹城路供热工程主管网在本月15日前可具备供热能力;工程完工后,可为丹城路沿线5000余户居民供暖。
据市热力公司副总经理刘胜利介绍,除帝豪上院小区外,我市还有7个小区将在春节前用上暖气,这些小区分别是涧西区4号街坊、28号街坊、29号街坊、30号街坊,华侨新村洛铜家属区,银燕花园一期及原国营632厂家属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