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又一年,岁月如梭。转眼,年关将至,我不由得想起了家乡的扁垛和烩菜。
扁垛,又名洛阳海参,是老洛阳水席里的一道名菜,它是把粉条煮软以后垛碎,再加入葱、姜、蒜瓣、肉末、五香粉、精盐等作料,用肉汤和干粉(红薯粉)搅拌均匀后上笼蒸熟。然后切成片,和红烧肉、油炸豆腐、海带丝、肉丸子等烩在一起,再放些菠菜、番茄等新鲜蔬菜调色,做成烩菜。吃时依据自己的口味再放入辣椒油和陈醋,在寒冷的季节,每人舀上一碗,再就个刚出锅的热馒头,那滋味妙不可言!
扁垛在天津、大连及河南禹州等地又叫闷子,做法和洛阳扁垛有异曲同工之处,主料也是粉条和干粉,但闷子看起来虽然比洛阳扁垛精致透亮,口感却没有洛阳扁垛地道。他们的吃法也与洛阳的习俗大不相同,他们常把闷子放在平底锅里加油煎成两面金黄,佐以芝麻酱、蒜泥、陈醋、生抽、辣椒油等食用。
闷子在大型超市可以买到,但扁垛却几乎难觅踪影,想吃就只有在家做了。
往年这个时候,母亲总是早早地蒸好扁垛,让父亲给我送些。随着母亲年龄渐长,我不忍心再劳烦母亲。于是,我向母亲学了一些蒸扁垛的方法。
大年的第一天早晨,家乡是一定要吃烩菜的,而扁垛就是烩菜的主料。扁垛和烩菜似乎是一对孪生姐妹,密不可分。
祖母总会早早起床,将准备好的扁垛、丸子等烩上一大锅,再让我挨家挨户送给邻居们,最后,祖母又将邻居们送来的不同风味、不同配料的烩菜统统倒进锅里热了再吃。这样,各家送来的烩菜也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杂烩了,由于那时物质匮乏,所以无论谁家做烩菜的主料都是扁垛,肉丸和肉极少。
随着新年的脚步渐近,扁垛和烩菜都勾起了我无限的情思。
(洛阳网河洛文苑 贾小丽)